“蓉漂”买不起房咋个办?先来一套公租房打底!附申请指南

搜狐焦点成都资讯 2021-10-27 08:27:1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天,我们来讲讲租赁住房。 之所以聊到这个话题,起因是在8月20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后简称《意见》)。 《意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其中2021年计划筹集建设6万套(间)。 对于购房者来说,租赁住房与他们的

今天,我们来讲讲租赁住房。

之所以聊到这个话题,起因是在8月20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后简称《意见》)。

《意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其中2021年计划筹集建设6万套(间)。

对于购房者来说,租赁住房与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太大,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意义很大。

近期,中指研究院统计了在土地市场有租赁住房等相关要求的城市。

其中,在房价被ZY监控的22城中,长春、深圳、成都、广州、北京、长沙、宁波的土地出让规则中,均出现了“竞自持租赁”条件。非22城中,也有9座城市对租赁住房有要求。

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这些城市多多少少都有“抢人”措施。

前段时间,北京市发布了“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只要符合条件,就给北京户口;

8月初,长春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确保今后5年每年新增人口20万;

深圳提出租房补助: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可优先承租,此外还有大专(35岁以下)及以上学历可落户(要有深圳社保)等……

小编认为,只要一座城市对于人口吸纳的态度积极,那么,关于居住,关于住房福利,它都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土拍市场规则的转变,其实也可以透露出这些积极面。

今年成都排名前列批次的集中供地,40宗就有33宗地有建设租赁住房要求。

较高自持比例的住宅地在高新南新川,鼎际76亩,自持租赁住房比例高达59%。

在租房市场,什么群体最多?

首先是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

据2021年较新出炉的《四川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四川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超过50万人,其中有83.38%的毕业生意向在四川省内就业。

各大城市“抢”的大部分人,便也是这些高校毕业生。

租房市场中,毕业生群体不容忽视。先保障好这部分人的住房需求,就胜利了一大步。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较为发达的城市,新一线城市中排名也较靠前,岗位需求及就业前景均不在话下。

而对于低收入群体,租赁住房也可解燃眉之急。

在满足申请条件的人群中,按照年收入的差别,租金还能按廉租租金、市场租金的70%/80%的标准确定。

而就在开篇提到的《意见》印发的前一个月,也就是7月30日,成都住建局印发了《成都市租赁住房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

这则文件,对租赁住房有着事无巨细地说明。

首先,是装修和面积要求

租赁住房分为住宅类租赁住房、宿舍类租赁住房和公寓类租赁住房。

对于这些租赁住房,政府的要求是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完成室内及公共区域全装修,并宜配置相应家具、电器。

床、橱柜、餐桌、茶几等通通配备齐全,也就是可以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

以下是厨卫部分的装修要求。

这不就是现成的酒店套房嘛。

从这些装修细则来看,和大家平时租的房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常见的住宅类租赁住房,面积以中、小套型为主。

小套型建筑面积应在50㎡以内;中套型建筑面积应在70㎡以内;大套型租赁住房可结合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建筑面积宜在90㎡以内,较大不超过120㎡。

位于成华区海上海项目就有租赁住房的存在。

这个楼盘共计配了160套公租房,套面积段为约37-57㎡,其中:单间40套,套一80套,套二40套。

其他类型的公租房:

公寓类租赁住房宜按单居套型(供1-2人居住)设计,套型建筑面积宜控制在30㎡左右,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

宿舍类租赁住房每个居室人数不应超过8人,且人均使用面积指标不应低于4㎡。

目前的在建新房中,不少楼盘都有租赁住房。

比如青羊区:玉润金沙有20%的租赁住房配建、锦绣金沙自持2%租赁住房、绿城凤起朝鸣租赁住房24%……

高新区新川华宇大发御璟云玺有5%的无偿移交租赁住房比例、建信新川8号4%、中旅千川阁11%、林语天玺14%……

成华区,中海浣云居有12%的租赁住房;

武侯区,中南君启,租赁住房占比7%;

金牛区,融侨望云,租赁住房占比3%;

锦江区,建发央玺,无偿移交7%的租赁住房……

这里,补充一个小知识点,在土拍市场,无偿配建或无偿移交环节,一般是在楼面地价达到较高限价的时候,才会进行的。

新川那几爷子,有租赁住房的项目楼面地价在16600-19500元/㎡不等,都是在触动了较高限价后,开始竞租赁住房比例。

所以说,以上这些项目绝大多数都是改善及以上的定位。

由此可见,这些新建设的租赁住房品质还是比较高的。

前段时间,成都相关部门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平均租金水平。

以高新区为例,中和街道的平均租金水平为33.42元/㎡•月,那么如果一套70㎡的租赁住房,市场价约为2340元/月,年收入7万以下(包含7万)的家庭或年收入3.5万(包含3.5万)的个人按市场租金的70%标准。

也就是,2340*0.7=1638元/月。(此处为举例,以实际租金为准)

用一千多,就可以入住高品质小区,享受500万或更高级别楼盘才有的配套,是不是突然感觉很香?

不过,租赁住房在项目中所处的位置,一般不会太好。

在《成都市租赁住房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中,对此有所提及——

楼栋主要展示面及出入口宜面对城市道路,以满足建筑昭示性及客户可达性的需求;租赁住房租户的公共出入口应与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分开布置。

也就是说,租赁住房大多要放在临街的位置,而且有可能的话,出入口还要单独设置。

其实这样一来,方便将租赁住房与商品住宅区别开,利于分开管理,避免一些冲突,也能尽较大可能的保障小区业主的居住品质。

而对于租赁住房会拉低小区整体品质的担心,或许可以放一放了。

以玉润金沙为例。

我们来看项目总平图。

西侧临路的6#楼就是租赁住房,建成后会移交给政府进行管理。据项目置业顾问介绍,这栋楼设计了单独的人行出入口。

租赁住房占比37%的绿城凤起蘭庭,四栋租赁住房在最北端,同样是临路的。

这样的布局逻辑,在很多项目中都可以看到。

未来,这种商品房+保障租赁/统筹住房的格局,也会比较常见。

成都,一直以来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

公租房也好,统筹住房也好,人才公寓也好,其实本质上,都是为了留住想要在这座城市生存的群体。

他们,有可能是谁的父母亲,或者也是刚出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

更多公租房的存在,或许能让他们真正融入成都。

生活不易,但如果一座城市愿意放低姿态,接纳他们,也不失为大城大爱的体现。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

对于公租房,你们怎么看?大家有没有住公租房的经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言。

来源:溜爸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