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四川创业及投资协会“新能源发展趋势”主题沙龙圆满落幕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各行业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以光伏、风电、电动汽车和储能氢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迎来新时代。
从产业端看,“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随着市场需求变化,新能源领域是否存在着创新机会?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又有哪些构想与行动?
3月27日,在四川清华校友会的指导下,由清华大学四川创业及投资协会、四川清华商会、长虹跨境孵化器主办,四川银行支持的“新能源发展趋势”主题沙龙在若水居展示中心成功举办。参加活动的有四川清华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费永刚,副会长姚瑜宁,常务副秘书长龙迪;创业及投资分会副会长高修淼,任宇,秘书长邓小淋,副秘书长孙海栗,许亮鑫,石涵;法学分会副会长向叶生,人居分会秘书长赵华立;材料分会秘书长曲永峰,校友代表:长虹集团副总裁潘晓勇,刘小刚博士,长虹股权投资公司总经理孟家富,长虹集团新材料灯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高剑博士,四川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麒等。
参会人员围绕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行业机遇、挑战以及趋势进行了一场充满智慧的思想碰撞。搜狐焦点成都站作为媒体支持单位,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特别报道。
活动伊始,清华大学四川创业及投资分会秘书长邓小淋致辞,代表清华大学四川创业及投资分会对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沙龙活动圆满举办。
本次沙龙围绕“新能源发展趋势”这一主题进行分享研讨,2012届校友刘小刚博士,长虹集团新材料灯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高剑博士,四川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麒,四川清华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先锋集团董事长费永刚四位校友围绕产业政策、技术发展、投资机会、企业自身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主题发言。
围绕“双碳”目标,对于四川这样一个清洁能源大省,如何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刘小刚校友就四川省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享。
当前环境下,加快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为“双碳”建言献策之外,应该如何率先开展建设,抢占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对此,长虹集团新材料灯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高剑博士,结合长虹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发展思路及关键举措,为在座嘉宾科普了长虹新能源在军用领域、民用领域、能源环保领域的解决方案。他表示,目前长虹新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百亿能源”产业梦想。
谈到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高剑博士表示,长虹紧跟学术前沿,通过成立长虹新能源材料灯塔实验室,致力于推动先进能源技术及关键材料的基础应用和研究,把握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据高剑博士介绍,作为长虹灯塔实验室之一,长虹新能源材料灯塔实验室目前已产出“包括高比容量、低成本硅基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锂离子电池高温存储性能提升策略”、“高安全性钛酸锂材料及电池等多项主要成果,为新能源产业的壮大发展提供持续创新的技术支持。
随后,结合“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发展备受瞩目的大背景,四川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麒通过解读《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嘉宾全面深入地阐释了发展氢能是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需求。
他表示,目前氢能市场空间巨大,随着产业链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2030年时氢能在交通领域将具备充分竞争力。谈到氢能交通全产业链降本与商业化之路,他从制氢、储运加、燃料电池技术路线选择、燃料电池电堆等各个环节,分析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路径及锋源氢能的全自主国产化降本之路。
通过刘麒校友的介绍,双碳背景下的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动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校友就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紧接着,四川清华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先锋集团董事长费永刚结合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名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阐释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不足以改变地球温度变迁的规律。他表示,如果人类对于气候周期变化有正确的认知并做出正确的预防,人类将迎来新的黄金时期。
接下来的对话交流环节中,与会嘉宾围绕“新能源发展趋势”主题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现场高频问答,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主题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校友们深入了解“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发展趋势起到积极作用。
下一步,在四川清华校友会的指导下,清华大学四川创业及投资分会将继续围绕市场热点和行业动态,通过不定期举办沙龙的形式,为校友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服务校友、服务社会、回馈母校。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