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特色街区又上新!望福街悄然变样,正全新亮相!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提到望福街,许多成都人总会感到既熟悉又有些不起眼。它是成都市区的老街巷,临近太古里、339、望平坊等等热闹商圈。但似乎又让人留不下太多印象……不过如今再到望福街,浓浓的文艺气、潮流范儿扑面而来。
近日,从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望福街街区进行了特色街区打造后,现在全新亮相。
作为以居住为主体的中心城区老街区,曾经,“老房老院子,小街小巷子,沿街一溜儿小铺子”,就是望福街街区的生动写照。但如今,变了样的街区,不仅将沿街风貌、老旧院落重新打造,还吸引了众多特色小店聚集。轻餐、咖啡、甜品、古着等等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等潮流业态,让老街焕发出新活力。
“推进街区打造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街长制’”锦江区书院街道办城市更新科负责人叶浩告诉记者,由在地商家担任轮值副街长,这就搭建起了共建共享、商居共谋的发展新模式。
探访
背街小巷变潮流街区
3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望福街,从望福街一路经福字街、北顺城街走过,能看到道路两侧临街的居民楼,都已进行了风格统一的提档升级,灰白与红棕相结合的配色,让街巷的气质显得清幽典雅。而格外引人注意的,是街两侧一个接一个的特色商家,沙滩风、复古风、优雅风……随手一拍,都是或文艺或潮流的时尚范儿。这些店招形式多样,色彩丰富而灵动。
现如今的望福街街区,已是连接锦绣绿道都市文旅活力轴和“潮享”专线的重要节点。
整个街区包含了望福街、福字街、北顺城街、水东门街、东顺城中街、东安南路等6条街巷。占地面积约115亩,沿街院落18个,居民2360户,商户212家。
而“焕活街区商业”,是望福街特色街区改造的重要着力点。
事实上,望福街临近太古里、猛追湾、339等年轻人聚集的商圈,本就有着地缘优势。叶浩告诉记者,轻餐、咖啡、甜品、古着等等聚焦青年人群消费需求特点的新业态,是如今街区如今的特色亮点。
不少潮流店铺成为社交平台上推荐的“网红”打卡地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意来打卡。
但是,吸引年轻消费者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入住的商家大多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导。这就让青年人回到了老城区,“职在老城区,住在老城区,渐进式改变片区人口结构,这才能够让街区‘从内到外’都焕然一新”。
自治
商家轮值当“副街长”
最初,“店招老旧、业态低端”是摆在街区改造任务面前的一道难题。过程中,解决难题的关键词,是“自治”、“共治”。
林浩说,对于街区的老业态,街道会帮助店主设计方案,然后和店主一一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再进行修改优化,最终定下方案。
“和统一风格的店招相比,个性化的店招沟通、设计的过程肯定会长一些,沟通成本也会增加”,林浩说,但从最后的效果来看,是个性化的店招不但符合望福街风貌,也让小店更有特色。
不过,能让商家更深入的参与到街区治理中来的,还有至关重要的一招——“街长制”。
在这套制度下,由书院街街道社区发展办公室主任任街长、社区书记任副街长、在地商家任轮值副街长,并且搭建起街道、社区、商家、院落、驻区单位、街区顾问团六方共同参与的议事平台。
福字街街区担任街长的是林浩。他说,街长的职责,主要是“完善议事会工作流程,定期召开并主持议事会,建立议事台账、发挥街道处置和协调作用”。而轮值副街长则由商家担任,如今正担任轮值副街长的商家是一家咖啡饮品店,名叫树下。其职责,是负责“常态化收集商家、居民、街区单位和街区顾问团对街区打造的意见建议以及各类问题,并分类精准处置。”这就搭建起了共建共享、商居共谋的发展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至今,成都市全市已完成特色街区打造100条。而依照今年的“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今年,成都将深化城市更新,探索推进TOD站城一体化、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等不同模式的片区更新,持续推进全市50个、新启动30个片区更新项目。
来源:红星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