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16条提振地产,楼市拐点要来了?

成都楼市深度报道 2022-11-14 18:16:4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该文件共含有16条,涉及开发贷、信托贷款、并购贷、保交楼、房企纾困、贷款展期、建筑企业贷款、租赁融资、个人房贷和征信等房地产上下游多方面的融资。“金融16条”的第1条就强调“对地产国企、民企一视同仁,鼓励金融…

走过漫长“寒冬”的楼市,或将迎来拐点。

11月1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出台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称之为史诗级救市政策。

《通知》的16条措施被称作“金融十六条”,整整包含8页内容,都是实打实的金融支持政策,可以说是刀刀见血、拳拳到肉。

那么,这次“金融十六条”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有何影响?

1

金融16条输血 地产股大涨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份专门针对房地产的金融措施,几乎是全链条式的。

该文件共含有16条,涉及开发贷、信托贷款、并购贷、保交楼、房企纾困、贷款展期、建筑企业贷款、租赁融资、个人房贷和征信等房地产上下游多方面的融资。

划重点————

1、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

2、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3、稳定建筑企业信贷投放;

4、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

5、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

6、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

7、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

8、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

9、做好房地产项目并购金融支持;

10、积极探索市场化支持方式;

11、鼓励依法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

12、切实保护延期贷款的个人征信权益;

13、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

14、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

15、优化租房租赁信贷服务;

16、拓宽租房租赁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这是一年多来央行和银保监会首次就房地产融资问题出台专门性文件,也是对于房企力度最大的支持政策之一,被众多地产从业者称为地产重磅大利好!这也直接导致今天(周一)的地产股板块大涨。

事实上,就地产股状态而言,上周五,以一天股价涨幅高达72.22%的旭辉为首,地产股全线飘红。当时不少业内分析,或是因为官方宣布将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而官宣的房地产支持资金将超万亿。

11月11日收盘数据

但现在看来,这次发布的“金融十六条”或许才是主因。

截至今日中午,港股内房板块强势大涨,碧桂园雅居乐集团一度涨超50%,弘阳地产涨幅从30%拉升到62.5%。A股金地集团、新城控股、天地源涨停,滨江集团、阳光城、保利发展、万科A等多股涨超5%。

过去,楼市政策及信贷端利好频发,却鲜少见资本市场有如此大的反应,可见“金融十六条”涉及到的内容有多重磅。下面简单来说下这次政策支持,将会带来哪些利好。

2

“强复苏”从何而来?怎样吹暖风?

业内评“金融16条”是“超级礼包”,它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利好?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这段时间最为困难的房地产企业。从各城市本年度以来的土拍数据就能看出来,仅有少量民企还有余力坚持拿地,央企国企以及国资平台在土拍市场“挑大梁”。

“金融16条”的第1条就强调“对地产国企、民企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

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划重点,民营房企满足三点要求,就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重点支持。

今年5-8月,只有6家民营房企被列为支持增信发债名单,11月初才开始不区别对待国企和民企,现在监管部门支持民营房企的范围不断扩大扩容,现阶段尚未出险的民营房企或成第一波受益者。

已经出险的房企也会因为“金融机构应合理区分项目子风险和集团控股公司的风险”一条打一针“强心剂”,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糟糕情况。

第二,来看金融机构能够如何获益,“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在第二大类的内容中提到,“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再提“保交楼”并出具相关细则,让金融机构的投向更加精准高效,明确“后进先出”将成为“纾困资金无法改善流动性”的好办法。

第三,就是最为重要的购房者群体。“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鼓励已发自住协商商延期还本付息”“切实保护延期贷款的个人征信权益”这几条都是购房者的好消息。

在第二条中,提到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提升借款还款便利度等信息。近来,对于购房者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已经几次听到下调利率的声音了,继续强调,或许未来各城市释放利好的态度也会更加大胆。

再有,网络上常常热议的因疫情停工、失业失去收入来源该如何还贷问题,在这份文件里也给出了回应。明确写出“对于因疫情住院治疗或隔离,或因疫情停业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鼓励开展协商,进行延期或展期调整。

3

市场冰冻 新政会不会是解药?

“金融16条”引发的市场震荡及高关注也折射出楼市眼下的现状。

最新的数据显示,10月地产融资紧缩趋势明显,居民户贷款减少180亿元,是今年自2、4月后又一次负增长,同比减少4827亿元。

居民融资需求弱化,间接说明如今的居民,对于购买大宗商品的兴趣正在减弱,理财趋于保守。其中,房地产的情况最不容乐观。

今年10月,全国重点监测的30座城市新房销售面积1077.78万㎡,同比下跌18.03%,环比下跌为18.13%,成交套数97919套,同比下跌为22.70%,环比下跌17.10%。

从新房数据来看,当前的市场仍在下行

而反映未来预期的土地市场更是提前抵达“寒冬”。在本轮结束的第三批集中供地里,供应量2036.49万㎡,较去年三轮同比下降64.47%,已完成第三批集中供地的17个城市中,共计成交359宗,其中,282宗地块底价成交,底价成交率达79%,溢价率已降至冰点

更重要的是,很多城市的土地都是自买自卖,通过城投平台举债来购买土地。据10月一份数据显示,在2022年前9个月的集中供地中,各地城投拿地的平均占比已上涨为42%,各央国企、民营房企对楼市的前景看淡。

而且小妹也注意到,国家早已预判市场。从今年初开始,在“金融16条”出台之前,就已经从需求端不断发力,有超过170个城市出台了降首付比例、加大引入人才力度、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调控政策;

因城施策也在持续推进中,多城出台了支持多孩家庭再购房、棚改“房票”安置代替实物及货币、溢价购房用全家公积金、鼓励养老投靠等政策;

金融端,各项政策更是率先纠偏,居民端的房贷利率持续回落。比如现在成都的个人首套房贷利率已经降至4.1%,力度是非常大的,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到下半年,多地业主因延期交付宣布停止还贷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国家从上半年的的“保交楼”、“提振市场”,逐步转移至“保交楼”、“稳民生”、“稳楼市”。

国务院要求各地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此外,还有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压实项目实施主体责任,防范发生风险性事件。

同时,财政部也强调,严禁用过举债储备土地。证监会开始允许少量涉房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

从现状来看,这些政策虽然有用,但想真正盘活沉寂已久的市场还需要一剂“猛药”。

究竟“金融16条”是不是这剂“猛药”、效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