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昌:千亿级赛道铺开,赢者与时代同舞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将“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每年碳排放量达到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量的40%。显然,在“30、60”的战略目标下,中国房地产“绿色减碳”,发展绿色建筑已是刻不容缓。
近日,在由银麓科技主办、兴城文投承办的“银麓绿色建筑减碳平台启动大会”上,搜狐焦点采访了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银麓绿色建筑减碳平台发起人顾云昌先生。从顾云昌先生的采访中,我们试图探寻“双碳时代”之下,房企的破局路径。
(图/顾云昌)
2021年7月16日,酝酿已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北京、上海和武汉三个城市同步开市,标志着我国正式走入“双碳”时代。
01
双碳时代下,房企的“危”与“机”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而进行买卖的市场。
比如一个企业每年的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如果企业碳排放量减少为8000吨,那么多余的2000吨,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
其他企业存在原定碳排放配额不够用的情况,就可以在市场上购买这些被出售的额度。如此一来,企业能否实现减排,成为“双碳”时代下占领市场的先决条件。
这对于高能耗、高排放的房地产及其建筑行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饱受“三道红线”和“集中供地”的影响,严厉的调控政策让房地产挥别黄金时代。在此形势下,每年还需要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对房企而言,是雪上加霜的。
但,有危就有机。
(图/顾云昌)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银麓绿色建筑减碳平台发起人顾云昌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及建筑行业40%的碳排放量比例潜力巨大。以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当天51.23元/吨的收盘价来计算,目前房地产及其建筑行业49.3亿吨的排放量价值在2525亿元以上。如果能提前实现碳中和,甚至负碳的房企,将在这价值千亿的蓝海中获得不菲的收益。
不仅如此,随着“绿色减碳”观念深入人心,能实现“绿色减碳”,提供居者优其屋的产品,也会得到更多的市场反馈。
根据目前的消息,发电行业成为排名前列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但据其他消息源显示,住建部正在加紧对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实施方案的研究,包括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等多项行业碳排放规范性文件,预计将在年内发布。
也就是说,最多两年房地产行业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而在这条以绿色低碳为主的全新赛道上,房企该如何加速奔跑,是值得深究的话题。
02
平台化是绿色建筑“助推器”
在此背景下,银麓建筑科技与国同频,搭建绿色建筑减碳服务交互平台。
“银麓绿色建筑减碳平台运营公司-银麓建筑科技,团队源自开中国绿色建筑先河的北京锋尚,深谙绿色建筑发展之道,在绿色建筑领域有20余年运营经验,聚集全国行业精英,形成既有极强综合开发运营能力,以及市场兑现能力的综合服务团队。”顾云昌说。
此次成立银麓绿色建筑减碳平台,一来响应国家号召,二来深度链接上下游资源,做绿色建筑领域绿色理念的践行者和创新发展的开拓者,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银麓绿色建筑减碳平台,可以说是像房地产领域的贝壳。贝壳把所有二手房的资源,一手房的资源集中在平台上面,有资源加入平台,需要买房者加入平台,因此形成一个很大的平台。
现在网络经济数字化,房地产业,特别是绿色建筑领域、低碳如何实施,顾云昌认为平台化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助推器。
谈及银麓绿色建筑减碳平台的运营方向,顾云昌平台表示,银麓绿色建筑减碳平台成立之后,将会聚集房地产企业、技术企业、供应商企业,相当多的专家教授和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可以在平台上,共享客户、共享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流量、共同发展,最终要做的是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强企业。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