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调、摇号取消、调整限购......成都还有多久?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邻近过大年了,“神盘”不开、二手房不降,咱团长的购房交流群也噤若寒蝉!
不过,最热的话题非“一城一策”莫属!作为第二批试点城市,成都的“一城一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意味着,2019年楼市新政正在路上!
既然将调控自主权交给了地方,那成都人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会不会在“一城一策”中有所体现?
二妹玩转成都购房圈,对购房者关心的问题了如指掌,莫非就是:
摇号政策会取消吗?
限购会取消吗?利率能不能降点?!!
房价会跌还是涨?
甚至有网友关心起了开发商就只赚不赔?
那么,今天就这几个问题,来做一番可能性的分析!
//1、“四限”(限价、限购、限售、限贷)会取消吗?//
可能这个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毕竟限价与市场规则相去甚远,难免造成副作用。
如:
①有利可图的剪刀差,“神盘”横空出世,激发市场假需求,影响购房者心态。
②开发商两头为难,降低拿地热情,有的喊着“活下去”,有的喊着进军影视业,就问你慌不慌。
城市要发展,不让开发商赚钱是行不通的。
③甚至有些开发商索性就不开了,捂起,心态崩得老稳了。
二手房市场已经连降8个月,部分区域的剪刀差消除,新房房价受市场支配是早晚的事,所以限价会逐步放宽,或为本次“一城一策”重点讨论的课题。
另外,限购又何去何从?
我想说,成都的限购政策那是相当的严,看得出来上面坚持“房炒不住”是铆足了劲。
限购本来是好事,外地炒房客,请你OUT。
但分区域限购也造成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供需各不平衡,高新区房少人多,天府新区房多人少。必然这种现象不可长久,毕竟具备高新区购房资格的,不一定能承受高新区的房价。
意味着限购会根据市场做局部调整,这在2019年,将是新政制定的主旋律。
限售呢?
菏泽取消限售引发全国关注,加上前天传言南京缩短限售时间,购房者心态稳不起啊!
既然房子是用来住的,限售3年,个人认为没毛病。
降低二手房流动性?熬过去就是艳阳天。
限售政策是否会有所调整,二妹不敢轻举妄判,期待2019新动向…
至于限贷---
首套房首付3成,二套房首付6/7成,没毛病。
但利率下调,就有得说了。
前期,广州、南京、深圳、武汉等大中型城市纷纷燃爆利下调风波,二妹还专门电联成都各大银行,成都是一点!也!没!下!调!
但购房者纷纷感言,上浮太多啦,买房不易,再加上利率上调,难免不堪重负。
个人认为,对待首次置业的刚需族,不应过于苛刻。正常利率走一波,2019,期待你善待如二妹一般的穷哔。
//2、 关于取消摇号//
自18年“金九银十”大量房源入市,就一改以往。
“万人抢房”恍若隔世。
除开主城区几个以“剪刀差”闻名的神盘,多数郊县、远郊楼盘去化堪忧。
中签率屡创新高,甚至多数楼盘摇号报名人数不及房源量,嘉和世纪城645套房源,因无一人报名而取消摇号。
很正常,摇号政策因市而起,也会因市而亡。
僧多粥少,那如何分粥的规则就要及时建立,不然乱了套那还得了!相应,粥多了,大伙儿都吃不完,那还要纠结如何分粥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所以摇号会局部取消那是必然!
首先放开的,必定是三圈层!就目前的数据统计,三圈层摇号中签率少有低于百分之百。
三圈层超9成以上楼盘摇号报名人数不达房源量
其次是二圈层,除开地铁能通达的区域,二圈层部分区域遇冷也非常正常,类似新繁、阳光城、大丰、红光镇、新都老城区这种主要以地缘性客户为主的区域,尽管供应不大,但买的也没得几个嘛…
不过,主城区会持续加码热度不足为奇哈,地段、人气、配套都跑在前面,如果价格控制住,主城区的摇号政策自然有存在的必要。
那么总结而言,摇号政策将局部取消,不过,别想等着正式发文,这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别指望又来一波“热点蹭”。
//3、关于房价下跌//
我没说房价上涨,在这个环境下说涨,可能要砸了我的招牌。
涨跌不该笼统看待,哪有不涨就跌的道理。昨天咸鱼哥关于2019年房价趋势,说得很有道理,分区看待、分房看待。一二三圈层不同;新房、二手房不同;住宅、商业不同;刚需、改善不同。
据判断,2019房价将出现这样的几个态势:
1、主城区新房房价,整体将会持续小幅上涨;
2、天 府 新 区 价 格 平 稳 或 小幅上 升;
3、二 圈 层 平 稳 或 部分二圈层板块有回 落现象;
4、三圈层,2018年冒尖尖的区域,2019年或为下跌重灾区;
为什么?猛戳:2019年成都房价预判!这个区域将“腰斩”?
//4、刚需购房的问题//
2018年是个改善大年,毋庸置疑。
动不动就是上百平米,首付上百万,留给真刚需默默哭泣的日夜还长。
2019年将入市的产品大多为17年拿地的高价地块,(拿地两年必须开发),大家都晓得高价地的盈利可能性一般都是高端产品模式,2019年也将是改善大年,这点几乎成了行业共识。
那么,真刚需还要等多久呢?
个人认为,刚需产品将成为年度爆款。这在18年底就已趋势明显了。
从高新区近几月新盘入市情况,就能看出端倪。
普得先锋名筑,中签率28.94%
中铁城锦南汇,中签率4.26%
除开几个优质改善,如朗诗熙华府、中大文儒德,其余的改善产品去化都不尽如意。而真正创中签率新低的,往往是那些被诟病、被吐槽、被说定位低的优质刚需。
抛开价格,只说产品定位的,都是耍流氓!
看房团近期做了个调查问卷,从数据反映:
购房面积占比▼▼▼
购房户型占比▼▼▼
户型倾向于套三以下的占比最多;
面积倾向于80-100平米的占比最多;
可想而知,这类真刚需产品对于购房者而言,显得是多么如饥似渴。
不过,市场会随着需求自动调整,2018年的土地溢价率普遍不高,或将在2020年产品属性可能迎来一定的转向。
总不能修出许多高定位高价位的产品卖不出,而急着买房的真刚需又够不着的吧!
//5、开发商有没有可能亏本//
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
这是来自刚需购房者的侥幸发问。
因为17年高价地实在太普遍了,造成了高价地开出的高房价买单的人有限。
部分区域,对于开发商来说也是挑战。如怡心湖“四大金刚”,价格是批下来了,但买账的人极少,要卖出去,就不得不降价销售。一边是高地价,一边还要打造好产品,一边还不得不打折促销,会不会亏本,不晓得,总之,开发商的日子是特别不好过的。
来源:成都看房团
小助理有话说: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血拼成都楼市”公众号,如需了解更多成都楼市资讯,添加“小助理”微信(ID:lousir-2018),备注“加群”,即可进入购房交流群答疑解惑撩助理哟~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