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大拆大建“底线”划定后,城市在更新什么?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以建筑、规划的视觉效果来推动城市更新,这样的模式需要调整,且迫在眉睫。”近期,在仲量联行举行的“睿见论坛:多元引领,焕活城市核心”上,仲量联行中国区战略顾问部总监徐岱雄作出上述提醒。
他坦承,过去城市更新大多沿用了传统的地产思维模式,以地标项目改造为主。而眼下,站在城市经营层面,以更加综合的方式推进城市更新,并将其纳入城市发展的“主战场”,已然迫在眉睫。
一个原因是,城市到了改变空间发展模式的重要节点。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发展面临房价过高、人口过密、交通拥堵、噪音严重等短板。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内涝背后,也反映了继续改造的迫切。
城市更新,“更新”什么?正如徐岱雄指出,城市更新将为新一轮发展带来巨大可能,它既是城市风口、市场风口,也将提前布局未来人的需求。
不搞大拆大建、引入市场化力量
成为城市更新主线
城市更新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一个城市行动。
今年全国“两会”,城市更新被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以来,广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陆续出台相关条例或行动计划,抢滩这一新风口。
尽管政策都有因地制宜的部分,但“不搞大拆大建”“引入市场化力量”成为各地不约而同的更新主线。
“不搞大拆大建”,考验着城市的取舍能力。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在公开场合指出,各地在城市更新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继续沿用粗放的开放建设方式,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大规模新增建设规模,不断加剧老城区交通、公共服务等设施成长压力;大规模搬迁原住居民,破坏原有社会结构,割裂人、地和文化的关系。
徐岱雄提到,城市更新不同于新城开发,要跳出载体改造的思维,需要站在城市经营的层面,从价值重构、战略引导、空间集合、长效统筹四个维度,结合城市功能导入新的业态、新的功能以及新的产业。
纽约布鲁克林海军工厂,一个从传统工业区转身为以技术驱动的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成功案例。在这里,历史遗存转型成为商业创新功能载体,导入垂直工厂业态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变为都市制造业。比如老厂房改造成多层次商业业态,而商店和咖啡馆增加了海军码头设计或生产物件,原有建筑成为展品,也将街区结构从工业置换为以服装、建筑、科技媒体、食品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
但眼下,对中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城市更新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而城市核心区往往密度较高,交通压力较大,这也意味着改造的投入和成本也相对较高。徐岱雄强调,各城市最需要的是探索出一套更加经济、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从当前的探索来看,“引入市场化力量”是最被看好的方式。目前,上海、成都均开始尝试用城市更新基金的方式,去探索完成项目的实践,并在政府的主导背景下,通过引入更多市场化的力量,去因地制宜地将拆改留保多元举措,完成制度上的改革。
“这是地产界一场最重大的变革。”徐岱雄说,市场化可以改变过去以住宅开发追求高利润回报的传统方式,通过基金,将城市、区域发展的未来收益转化为可供各方主体分享的未来基金池,标志着城市发展的主体话语权,从房地产开发集团向产业、金融、城市运营主体进行转移,更综合性地审视城市更新目标。
这也意味着,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风口,也是市场风口。
城市更新本质是对人的吸引
“城市大没关系,怕的是长距离通勤”
从结果导向看,城市更新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需求。黄艳曾公开指出,城市更新广义上不是一场“建设行动”,而应是城市治理行动。
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0%,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既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还要更加注重解决城市本身所产生的问题。
仲量联行研究显示,当前城市正在面临第三次创新驱动变革,城市亟待提升在地化的城市归属感和国际化的时代认同感,本质是吸引高知人群,满足他们的所需所想,“因为人才在城市的进一步集聚至关重要”。
比如,从交通价值来看,经统计,全球大多数城市的核心区域都具备至少三条地铁线路、两种慢性方式,经过多种交通方式的不断交互和叠加,以载体业态导入人口,将交通价值和商业角质进行有效衔接。
又比如,在核心区赋予多元城市功能和复合的生产生活环境,构建城市休闲、社群交互、教育、运动娱乐、旅游观光等多元空间,适配不同社群和客群等新型生活方式诉求。
以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区域为例,在前期规划中,基于该区域的内在特点,所在区位及周边丰富的文化载体和功能,城市更新在建筑开发用地中仅使用了60%,保留的40%作为了城市公共空间,赋予创意阶层更多的共享和活动区域。据悉,改造后国王十字车站区域的就业数量增加134%,其中知识型就业增加237%,而住宅价值也提升了138%,重构了区域生态体系。
在这一领域,成都被徐岱雄称作是国内城市最有机会的城市之一。他表示,成都的城市更新已经开始改变过去传统的以建筑的、规划的视觉效果来推动城市发展的进程。而改变以功能先行、产业先行、生态先行的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相信未来在多元创新主题这个层面上,成都可以成为中国城市更新的样本。”
不过,探索始终存在风险。黄艳提到,城市更新要少拆,“少推平头”;不要把居民都赶到城外,“城市大没关系,怕的是长距离通勤”。
今年8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后称“通知”),划出城市更新的“底线”。黄艳表示,希望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城市体检评估先行,探索一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推动过去简单的开发建设方式转向,把现有的资源“经营好”,从而实现提质增效。
来源:红星新闻APP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