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有人要高位站岗了!

搜狐焦点成都资讯 2021-09-24 08:18:4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风云变幻的楼市,让人措手不及。 本来一群人一起爬着高高的雪坡,结果当你埋头前进再猛然抬头,却发现: 壁立千仞,悬崖峭壁上,竟仅剩寥寥无几的人,往下一看,高处不胜寒。 这么说略微难懂,大白话总结就是:这1-2年选错城市和房子上车的一批人,要在悬崖上站上一会了。 高位站岗,这是股市和楼市里最害怕的词语,

风云变幻的楼市,让人措手不及。

本来一群人一起爬着高高的雪坡,结果当你埋头前进再猛然抬头,却发现:

壁立千仞,悬崖峭壁上,竟仅剩寥寥无几的人,往下一看,高处不胜寒。

这么说略微难懂,大白话总结就是:这1-2年选错城市和房子上车的一批人,要在悬崖上站上一会了。

高位站岗,这是股市和楼市里最害怕的词语,今年通通都遇上了。我们国家的楼市向来是政策市,楼市最怕就是调控,这一码加一码的调控,看样子是要把楼市往死里整。

而且现在越来越强烈的信号,有些城市不能涨已经是短期政治任务了,如果你刚好在今年入手,建议你做好1-2年的持有预期。

这一批城市是:深圳、东莞、广州、成都、宁波、合肥、无锡、杭州、西安、金华、衢州。

逻辑很简单:调控够猛,决心很明确。

其他没提的城市,还要看后续有没有调控,能有多猛。

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是今年调控2.0版本的代表之作,之后复制到了几个城市。

深圳作为“炒房示范区”,去年那一拨涨幅真的太猛了,现在在特别意志力之下必然是要回调的。

只是深圳现在太尴尬了,本来今天是有22块地块要集中土拍的,而且还有几块地是颠覆性的改革,要求只租不售的租赁型用地,之前深圳信誓旦旦表示要大量增加居住用地,甚至商业用地都要改成居住用地。

当时表态度非常坚决,结果前几天突然中止了,虽然官方未给出原因,但民间猜测纷纷。

说是和太少房企参与,面上不好看,只好先喊停,还有一种说法是具体规则还想再变化,所以先等等。

在我看来,这两种都有可能,各占50%吧。

今年房企是真不好过,去年底搞个三道红线,当头一棒还没回过神来,今年又规定卖地金额不能超过年度销售额的40%。

银行呢又设置两道红线,不允许过度放贷给房贷,那房企怎么搞,没钱谁敢拿地?

尤其深圳有几块地还明确要求拿来搞租赁住房的,利润空间一再被压,哪怕是居住用地,在销售端又设置了较高售价,加上深圳市场行情的冰冻,开发商自身压力也大,都不敢贸然拿地。

这次搞大规模集中土拍本意是好的,毕竟控制房价较好的做法就是增加供应。

可房企要赚钱啊,赚不到钱谁敢拿地,之前杭州有一块地被拍下,后面直接退掉了,哪怕赔违约金都要退,你也就理解房企有多不好过了。

有人说,政府可以公益卖地啊,告诉你不太可能,哪怕深圳的土地财政依赖度非常低,政府的财政也无法支撑深圳公益卖地。

前两天,机构公布了31省份上半年财政收支“成绩单”,只有上海出现了“财政盈余”,哪怕地便宜卖,甚至贴钱建公益住房,也得有财政兜底,现在深圳都做不到这点。

暂停土地出让,估计也是调整规则去了。

7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继续冰冻,按照今年这行情,是一定要逼得房价回调了。

去年和今年买入深圳的,自住的放宽心,投资的耐心点吧,深圳起码得经过2年调整了。

东莞和深圳差不多的情况,是个跟涨跟跌的城市,近期买入的,也站上1-2年了。

成都、宁波、西安是跟进深圳二手房指导价的城市,在6月份的回调也是很明显的。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的数据显示,成都环比下跌4.75%,宁波下跌4.2%,西安下跌7.19%,合肥下跌5.73%,回调很猛。

有深圳的前车之鉴,这几个城市的回调仅仅才是开始。

730政治局会议刚开没多久,接下来这批城市还会不会打补丁都不好说,现在完全不建议去凑热闹,还是伺机而动,看准政策风向再入手。

杭州之前虚火已经很旺,全国的网红城市,也是网红“炒房”之城,土地财经依赖度全国较高,可之前的调控一直是小打小闹,结果前段时间终于不敢糊弄了,才下了猛招。

非杭州户籍要求连续48个月社保,落户不满5年要求24个月社保,也是砍掉了起码70%房票,一觉醒来再没有参与杭州摇号打新的游戏了,杭州楼市一定会急速降温。

现在对杭州较好的态度就是坐等回调,尤其是二手房,一定要降降虚火,别着急追高,等政策3-6月反应再看。

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有杭州的名额,恭喜你,终于到了一个对刚需公平一定的赛道了,全力以赴打新倒挂盘吧。

预计杭州短期不会再有补丁,这个已经够猛,除非依然难降温,才会有二手房指导价出台。

宁波、无锡是跟进了深圳二手房指导价的强三线城市,也是因为火比较旺盛,不过尴尬的是无锡说是有指导价比市场价还高的情况,这就有点扯了。

无锡出台调控后,土拍立马降温,和我们5月份看的时候,市场已经有明显回调倾向,也是建议观望。

至于衢州和金华,是上一轮涨幅非常猛的三四线城市,对这2个城市下刀是对部分火热的三四线城市的警醒,包括绍兴,之前也出过调控了。

这次衢州1个月内出台2次调控,加严限购,市区范围内有1套及以上的家庭就不给买,这点挺狠,打击的是改善性需求了,并且扩大了限售范围,在衢州市区范围内购买144平方米及以上的新建商品住房,5年内不允许转让。

并且在增值税免征年限也由2年调整为5年,金华此前的调控手段也是实行3年限售,短期的市场流动性会立马减弱。

衢州、金华和一二线城市有强劲的人口流入不同,虽然经济实力也不弱,但房价基本能追平一些热线城市,但人口吸引力上不如二线城市,政策关注度上也不够高,调控一旦打死,泡沫危机很大。

如果非得说我们国家有房价泡沫,一旦破裂,这批房价已经走到2-3万,甚至更高的三四线城市是最危险的。

浙江很多地级市的房价很高,有人说是民富程度,有人说是土地供应少。

但这些不会是未来持续上涨的动力,一旦调控挤压,到底谁在裸泳,时间会更诚实。

城市选对了,但时机没选对,只能高位站上一段时间,但不幸中万幸是迟早会有解套的时候。

但如果选错产品,可能会血亏。

比如这次调控下最受冲击的名校学区老破大(小)。

先不说部分城市对老房子停贷的消息,就学区房调整的威力就够吃一壶了。

虽然大家觉得大学区、多校划片、教师轮岗这些政策威力不够强,只要有概率能读到名校,家长就会去赌,学区房大跌的可能性就不大。

但我也提醒大家,所谓名校学区房其实就是政策的产物,只要是政策,就会有调整的风险,过去学区房确实穿越牛熊,稳赚不赔,但如果政策转向,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近期深圳百花的老破大比去年拍卖降了400多万,就足够说明问题了,老破大比老破小还尴尬,毕竟面积大总价高,但又因为楼龄太老居住舒适度不高,如果学区真的地震,老破大的降价幅度会比老破小更大。

今年的种种,我觉得和以往都不一样了,别小觑政策的威力,我们虽然不可能打死房地产,但用强势政策强制房价回调,还是做得到的。

很多人问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放宽心态,降低预期。

不要想着像过去一样动辄一年涨幅30%以上,也不要把所有的宝都压在学区房上,赌对了收益率是很高,但赌错了就是亏,最稳妥的打法还是持有一些次新房,或者去打优质地段的新房。

楼市不一样了,这是我近期最直观的感受。

所以很多人很焦虑、很犹豫,到底还能不能买?

我觉得危机危机,有危险也有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判断,房子不是不能买,而是更要慎重了,选错城市、选错时机、选错产品,都是有可能亏钱的。

但不让一批人亏亏钱,就无法体现调控的威力。

下半场楼市,及时关注楼市新变化,掌握新入场时机,将决定下一场赛道谁能跑得更快。

现在终于到了拼韧劲的时候了。

来源:大胡子说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