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杨柳湖,摸底全市唯二的城市副中心

搜狐焦点成都资讯 2021-06-21 13:37:4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上周二双流区召开的片区综合开发推介会中,成都芯谷杨柳湖片区的重点推介成功的吸引了产爷的关注。翻看近期发布的《成都“十四五”纲要》,杨柳湖全市综合性副中心更是被列为了“十四五”期间成都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距离这个城市副中心的首次亮相已经有近4年时间过去了,杨柳湖板块的建设情况究竟如何?今天就跟着

在上周二双流区召开的片区综合开发推介会中,成都芯谷杨柳湖片区的重点推介成功的吸引了产爷的关注。翻看近期发布的《成都“十四五”纲要》,杨柳湖全市综合性副中心更是被列为了“十四五”期间成都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距离这个城市副中心的首次亮相已经有近4年时间过去了,杨柳湖板块的建设情况究竟如何?今天就跟着产爷一同实探一番!

全市唯二的城市副中心

仅次于老城中心和天府新中心的存在

说起双流的“湖”,大家可能排名前列个想起的就是“资深网红”怡心湖,但当我们回顾近年来双流乃至成都的城市发展规划,就会发现杨柳湖板块被赋予的规划定位或许比怡心湖还要高。2017年,双流区提出了“一港两湖”三个城市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其中,杨柳湖被定位为双流主中心,而怡心湖则为双流副中心。

2017年双流“一港两湖”三个城市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尽管2018年,双流重新提出了“一港三心四组团”的发展格局,不再提及杨柳湖和怡心湖的“主副中心”之分。但在同年公示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图中,杨柳湖却以全市唯二的综合型副中心身份“高调”出现,成为了仅次于老城中心、天府新中心这两大极核的存在,地位甚至高于温江光华、北部新城、武侯新中心。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图有了全市副中心的“光环”加持,在2019年发布的《双流区政府工作报告》里,双流明确提出,要将杨柳湖打造成为成都副中心、双流新中心。虽然至今有关杨柳湖城市副中心的详细规划还未正式公布,但在业界关于“杨柳湖板块”也有了各式各样的定位。在今天的稿件中,产爷结合双流区“一港三心四组团”城市发展格局,将杨柳湖板块划为包含彭镇、九江街道、东升街道、黄水镇在内的区域。

杨柳湖板块位置示意图按照双流区政府对杨柳湖板块的规划,该区域将建设中央商务、科技研发、生产服务、人文休闲和生活服务五大功能组团,打造双流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当杨柳湖板块的五大功能组团和区域范围一结合,不难发现,杨柳湖板块将成都芯谷、空港中央公园等双流建设发展已久的重点区域囊括在内。

杨柳湖板块五大功能组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五大组团助力,杨柳湖能坐稳副中心位置吗?

以政府中心为主体的中央商务组团以成都芯谷为产业的科技研发组团以空港中央公园为依托的人文休闲组团以凤栖湖国际社区为主体的生活服务组团以空港国际商务中心为基础的生产服务组团这些频繁出现在各大报道中的重点项目、重点区域,最终“融合组成”了双流新中心、城市副中心——杨柳湖板块。尽管杨柳湖本湖尚处于规划阶段,但周边的生产、生活、生态配套却早已有所动作,其中不少已经成果初现。

中央商务:政府中心&市政配套

双流区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局、规划展览馆、行政干部学院、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行政机构的聚集,为中央商务组团增添了行政功能,承载整个双流发展核心,为区域的腾飞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凤翔湖公园及双流规划展览馆

科技研发:百亿级产业园——成都芯谷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成功实现万亿级产业目标,作为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成都芯谷也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集成电路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区。成都芯谷的存在可以说为杨柳湖板块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先行”。关于成都芯谷的建设及产业作用,产爷也曾在过去的稿件中做过详细的介绍,错过的小朋友可以点击链接补课哟:航空经济之都的第二条高增长曲线

主攻信息技术、核技术、航空航天产业方向的成都芯谷,目前已经吸引9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其中包含中国电子旗下华大九天、中电九天、澜至电子、成都华微、华大半导体、中电数据、中电彩虹等20余家头部企业,已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后端应用、行业解决方案等集成电路产业链重点环节。相关数据显示,成都芯谷的年产值可以达到近300亿元。作为成都市首批百万平米高品质空间示范区,成都芯谷研创城(作为成都市首批百万平米高品质空间示范区,成都芯谷研创城)已经初步呈现,展示中心、孵化器、澜至科技等产业载体都已完工建成,成都华为产业基地等区域也在抓紧建设当中。

成都芯谷研创城实拍

成都芯谷研创城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杨柳湖所在位置就是成都芯谷的发展区,以杨柳湖为核心这一片区将打造成为16.1平方公里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人文休闲:1.5万亩的空港中央公园

杨柳湖板块内以空港中央公园为主构成的人文休闲组团可以说串联、承载了这个板块内的生态景观,1.5万亩的公园群组由运动公园、中心公园、凤翔湖公园、艺术公园、森林公园等组成。

整个空港中央公园呈“井”字型分布,分东西两区,其中东区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湖四海”,而西区则是我们今天聚焦的杨柳湖公园,也就是杨柳湖板块的核心区域。目前,杨柳湖公园尚处于规划设计阶段,而“五湖四海”已建成3400亩,凤翔湖、凤舞湖、凤转湖、凤栖湖四湖和芙蓉海已经呈现。

凤栖湖公园实拍除了呈现出公园城市的生态风光,在空港中央公园里还植入了不少文创、艺术场景,位于凤翔湖公园广场上的“音乐创想舞台”就是其中之一。景观水池、临湖玻璃栈道、中央圆弧形舞台、钢结构风雨棚……据了解,这个可容纳1000多位观众的多功能文创演艺场馆建成后,不但能够提升凤翔湖的景观场景还能进一步丰富公园功能,景观水池、音乐喷泉,结合声光电效果将形成舞台的灵动背景。

生活服务:500余亩的国际社区

每一个板块的初现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成都芯谷的存在可以说实打实的为杨柳湖板块的产业发展加了不少分,但在住宅环境和生活配套方面,杨柳湖板块或许还是不敌怡心湖板块和东升板块。除了聚集在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范围内的旭辉金科棠府、蓝润城、配套人才公寓等住宅楼盘,杨柳湖板块内的住宅项目大多都是体量不大的老旧小区。商业配套更是“稀缺”,最近的大型商业也要属位于东升街道的城南优品道广场。

凤栖湖国际社区的生态配套依托——凤栖湖公园但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人群的聚集,这或许也是规划凤栖湖国际社区这个体量达到500余亩的住宅聚集区的原因。

根据板桥站TOD项目规划而来的凤栖湖国际社区据了解,凤栖湖国际社区将由成都正源荟置地有限公司一手打造,主打低密、高端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经推出销售,二期也将于7月开启销售。不过,相较于住宅部分的“拔地而起”,凤栖湖国际社区商业部分的建设却略显迟缓,据项目相关人员介绍,整个凤栖湖国际社区将打造近13万方的商业综合体,但商业部分的建设周期约4年左右,目前已经开工近9个月。由成都IFS设计团队操刀设计的商业项目将包含5星级酒店、写字楼、网红餐厅、无边界泳池等部分。

光从规划上看,凤栖湖国际社区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弥补杨柳湖板块在住宅及商业配套方面的短板,但商业部分的建成能否成为杨柳湖板块中流砥柱的存在或许还需要视引进商家而定。

生产服务:巧妙重合的空港国际商务中心

通过对以上四个组团的分析,相信大家不难发现,杨柳湖板块的成型更多的是在已有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上进行“汇集”,在相应的基础之上再加建设。同样杨柳湖板块的生产服务组团方面就“巧妙”地和“隔壁”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有了一定的重合。虽然该区域目前还没有太多的实质性进展,但在城市副中心和国际空港商务区这双重buff的加持下,按照规划,未来这一组团将进一步在会议酒店、精品商业、商务办公、生活服务等核心功能方面发挥临港生活住区作用。

尽管杨柳湖板块的“C位湖”还暂且没有动静,但从“三生融合”已经先走一步,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的确能够获得不少助力,比起其他平地起高楼的产业新城,杨柳湖板块的呈现可以说有了一定的优势。

不过尽管如此,产爷在实踩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交通配套和生活配套方面的些许“遗憾”。TOD已经成为目前成都城市建设的关键词汇之一,杨柳湖板块内目前已经规划了双流西站、板桥站两个TOD项目站点,其中双流西站TOD已经开启建设,在凤栖湖国际社区楼盘的销售中也将TOD生活作为了一大亮点。

双流西站但对于杨柳湖板块内的居住聚集区(凤栖湖国际社区)和产业聚集区(成都芯谷)来说,这一站点距离较远,需要配合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方可实现TOD生活。但据产爷亲身体验,连接站点和生活生产聚集区的S11、S06路公交车发车间隔过长(高峰期每20分钟一班,平峰期每30分钟一班),对周边的居民出行还是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因此,作为城市副中心,杨柳湖板块在未来的建设中要想真正实现TOD生活或许还要进一步完善立体交通布局。 

双流西站TOD项目规划图同样,由于商业配套的“短缺”,板块内的生活氛围显得相对较弱,尽管凤栖湖国际社区规划了高端商业板块,但呈现周期较长,目前杨柳湖板块已经通过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产业人群的聚集,商业等生活配套的短板也需要尽快“补齐”。

来源:产业成都

买房是人生大事,选择大于努力

对成都买房置业存在疑惑的朋友

可扫描二维码进群  买房有疑问立刻解答!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