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较新城市轨交线网规划出炉,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都笑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时隔七个多月后,成都市政府于昨天正式批复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方案》,较新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版)》新鲜出炉。
根据公告,成都远期规划线网由36条线路组成,包含21条普线、8条快线、和7条市域铁路,总长约1666km,和远景规划相比,里程整整少了716km,包括7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12条市域轨道线路均不在远期规划中。
消失在远期规划线路中最多的是S系开头的市域轨道,通往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金堂、蒲江等三圈层的市域铁路几乎全部被砍,而青白江目前仅保留了S1线。
不过可喜的是,除传统主城区外,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将形成相对独立的轨道交通网络。
由此也可以看出,成都未来必然会顺着这些密布的线网展开。
01
市域铁路远景规划新增S18、S19两条
去年六月发布的《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告版)》(下称《专项规划》),已经在眉山方向、德阳方向和资阳方向新增共11条市域铁路。
去年6月公布的枢纽交通网体系规划,途中红、绿、蓝加粗线条为新增城际市域铁路
相较之下,本次还新增S18和S19两条。
其中,S18可以与5号线接驳,串联主城、天府新区和新津;
S19则与地铁4、13、19号线交接,拉近温江光华新城和崇州之间的距离。
02
对已呈现的轨道交通线网进行优化
1、在《基础设施规划》中原定将要北延至大夫村与5号线末端齐平的1号线,在今日公布的轨交线路远期规划中并未体现。
1号线北端将继续保持原样,三环以外城北的轨交运输功能由5号线、27号线和接驳18号线的市域铁路S11线承担。
S11线于兴城大道一分为三,向西串联崇州,向北经三星堆行至广汉北,向东接驳同为市域铁路的S1线,链接主城和青白江区及金堂县。
2、2号线将分别向西向东延伸。西侧将延伸至红光,东侧将在龙泉山站向南折转,到达东山国际附近。
6号线基本保持原样,但毗邻郫都区的高新西区则终于迎来自己的首条地铁线路12号线。这条线沿蜀西路串联高新西区住宅和工业园区,未来将解决一大部分厂工和居民的通勤问题
3、3号线新都段末端将向西南折返,延伸至高铁新都站;
4、4号线光华新城一端经万盛站后向东南侧转折,到达金马国际体育城马术公园附近;
5、5号线延剑南大道继续南延至毛家湾森林公园一带;
6、8号线十里店一侧向东北侧延长至龙潭寺板块,成为这里的主要公共交通;
7、9号线最后将串联3.5环,成为继7号线后成都第二条环状闭环的地铁线路,同样的闭环还存在于天府新区的26号线,将兴隆湖科学城板块和天府中央商务区包裹起来,呈现岛状;
8、10号线,在太平园处向中心城区延长,经天府广场,达到三环外侧的富森美家居市场附近,并与9号线接驳;
03
重组东部新区轨道网络
下图是去年《专项公告》中公布的远期线网调整具体方案,东部新区轨道网络调整后远期增加了S4、R5-R6、Y3、K3线,取消14号线、24号线,远景新增R3线和其余10条普线。
对比之下,本次公布的轨交线网东部新区布局则更加成熟,如下:
S13,接驳2号线和13号线,在串联龙泉驿和简州新城;
进入简州新城后,D1、D4、D5等快线,共同构建出新城内的纵横交通网络,有效衔接简阳、淮州新城和空港新城三大板块,S2线更是直接贯通了从金堂至空港新城从南到北的市域交通。
另外,空港新城现在已有18号线,另外规划了D2、D3、D6等快线的,形成板块内的轨道网络,S3、S17两条市域铁路线则衔接了资阳市。
相对弱势的是淮州新城,除上文提到的D4和S2外,东西向仅规划了一条S4线,作为城际铁路接驳17号线,连通十陵北和中心城区。
这是一份足够全面的轨交线网规划,不仅打通了成德眉资的市域交通网络、扩大了“半小时通勤圈”的辐射范围、把成都城市群的朋友圈联系得更紧密,还满足了中心城区各重点板块的轨交需求,修复了一些地铁线路末端的BUG。
一句话总结,未来可见的年份,成都向东向南的步伐依然铿锵。
来源:楼市大嘴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