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两天拍出26宗地,落到买房有三个预判供参考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12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的第二天,成都开始第三次集中供地,这对房企来讲,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从12月7-9日,为期三天的土拍已经结束了两天,可以说“重头戏”已经结束了。毕竟从网传的房企报名名单来看,最后一天拍卖的9宗地,报名人数不乐观......去哪买?跟谁买?好多钱?所以今天的地拍完,基本可以对未来的买房趋势有个初步判断,供买房人参考。
1、去哪儿买?
南门南门南门,房企拿地风向
尽管“双限地”留给房企的发挥空间不大,但拿地是共识,毕竟没地还干什么房地产?所以,房企对于地块与区域的选择就能看出购房人未来买房的大致区位。被房企争夺的热门地块,指标优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房企认定它未来有前景。比如这次土拍的热度毫不意外集中在城南,高新区大源板块、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与麓湖板块。除此之外,成华区二八板块也是宠爱,除了南门外,就只有它拍到了人才公寓比例。
位置仅供参考有些地方,虽然没有被大肆争夺,但是大多都底价成交,也是房企的一种暗示。比如天府新区万安南、锦江区白鹭湾,青羊区马厂坝。而那些主城区流拍地块也是另一种风向。比如成华区龙潭寺流拍2宗,金牛区天回镇流拍1宗。从大位置来看,他们都是偏北的,这意味着什么该懂的都懂。
位置仅供参考最后,再来看看前两天成交的地块分布。
仅供参考天府新区共供应8块地,全部成交,再加上高新区1块宗地,城南依旧是成都买房的大趋势,毫无疑问。而东面的成华区也有8宗地供应,虽然最后只成交了6宗,但抛开龙潭寺的话,房企还是很看好成华区的,买房人也可以将目光看向它。
2、跟谁买?有些大佬不拿地,“一线”房企正在洗牌
看完了明年楼市热点供应大概集中在哪些区域之后,再来关注一下房企拿地情况。前两天的土拍出现了三个焦点:远达、建发、华润。他们共同拿下了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最热门的4块宗地。其中,单是建发就拿了2宗。
仅供参考 除此之外,许久没出现的香港置地取得青羊区两块宗地;兴城人居拿下它在成华区的项目——九林语中间的地块;铁投和首钢再布局成华区二八板块;龙湖再加码金牛区国宾板块;而北京天恒则拿了块龙潭寺小地块......
仅供参考 有意思的是,通过第三次集中供地成功摘地的房企里少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据克尔瑞四川公布的2021年1-11月成都房企销售排行榜TOP10(成交金额)来看,TOP10的房企拿地的只有华润、龙湖和人居这3个,剩下7个都没有听到声音。
图源克尔瑞四川 虽然这只是第三次集中供地中公开拿地的结果(不排除部分房企通过收并购拿地),但它至少能说明,明年的成都楼市里,当下拿地的这批房企会成为供应大头,跟着谁买房也就明白了。
3、好多钱?
稳就一个字,量力而买,房住不炒
至于价格,不用等到拍卖,在公布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时就已经知道了这40宗地全为限价地,未来的清水较高销售均价如下:
如上图,每个区,甚至每个板块之间的价格已经很明显了。比如高新区大源板块的价格较高,清水较高销售均价为28500元/㎡;而锦江区白鹭湾这个全新高改区域的清水较高销售均价为27400元/㎡;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的清水较高销售均价为21114元/㎡;万安南板块的清水较高销售均价集中在20000-22918元/㎡之间。加上排名前列、二次集中供地拍卖的地块也是限价房,它们的逐步入市将会对区域内的房价起到平抑作用,成为衡量区域房价的“坐标”。
换句话说,在未来1-2年内,买房人比照着这个价格买房就行,不要有“大跌”和“大涨”的预期。除了市场上现存拿地早还未上市所以拥有价格差的少量红盘外,基本不会再有大热盘出现了。毕竟,土地价格平稳,房价限定稳定,未来成都的楼市格局也就一个字“稳”。
来源:买房特工队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