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收藏!成都人才公寓申请指南来啦!原来还能享受这些优惠!

搜狐焦点成都资讯 2021-11-15 08:44:2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过了这个"11.11" 当完尾款人 大家刚到手的工资 是不是就这样没了? 更别提每个月还要交房租 每日扎心一问: 何时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 符合条件的朋友 其实还可以申请 租赁或者购买成都人才公寓哦 哪些人可以申请? 能够享受哪些优惠? 具体怎么申请? 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租售对象 人才公寓租售对

过了这个"11.11"

当完尾款人

大家刚到手的工资

是不是就这样没了?

更别提每个月还要交房租

每日扎心一问:

何时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

符合条件的朋友

其实还可以申请

租赁或者购买成都人才公寓哦

哪些人可以申请?

能够享受哪些优惠?

具体怎么申请?

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租售对象

人才公寓租售对象为《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中的A、B、C、D类人才。区(市)县可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将其认定的其他高端人才纳入保障范围。

人才公寓租售对象还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单位与社会保险缴纳单位须一致);

(二)在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工作,须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且未享受过其他住房优惠政策;在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工作,须在用人单位注册地所在县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且未在当地享受过其他住房优惠政策。

温馨提示:进入【成都本地宝】公众号,在聊天对话框发送【人才公寓】查询《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

摄图网_501575762

租售方式

人才公寓租售方式包括先租后售、共有产权和优惠出售,人才可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式。

01先租后售方式

取得安居资格的人才以市场租金租住人才公寓,租住满5年且人才考核评价合格的,可在租赁期满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购买申请。按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所租住房,购买时的市场价格低于入住时市场价格的,以购买时的市场价格购买。5年租赁期间,区(市)县应结合人才年度考核评价结果,按照原则上不低于市场租金价格的25%给予租金补贴。补贴标准由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确定。

到期未提出申请的,须退出人才公寓或按市场租金继续租赁,续租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并不再享受租金补贴。

02共有产权方式

取得安居资格的人才以市场价格按份额购买人才公寓,与开发建设单位或代管单位按份共有不动产权。开发建设单位或代管单位初次向人才出售的房屋不动产份额比例为75%,其余份额由开发建设单位或代管单位持有。

以共有产权方式购买人才公寓,自购房合同备案之日起5年后可增购开发建设单位或代管单位持有的不动产份额,取得完全产权。取得完全产权前,人才不得向第三人转让不动产份额,并按市场租金价格支付开发建设单位或代管单位所持有份额的租金。区(市)县可结合人才年度考核评价结果给予人才租金补贴。补贴标准由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确定。

摄图网_500563124

03优惠出售方式

取得安居资格的人才以市场化方式购买人才公寓,规定租购面积部分可享受购房款15%的政策性优惠

以优惠出售方式购买人才公寓,自购房合同备案之日起,人才须在我市连续工作并缴纳社保2年及以上,方可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

04租购享受优惠政策面积

《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中的A、B类人才租购享受优惠政策面积原则上不超过120平方米,C类人才租购享受优惠政策面积原则上不超过90平方米,D类人才租购享受优惠政策面积原则上不超过60平方米。各区(市)县可根据人才需求和项目房源情况,适当放宽实际租购面积,具体由区(市)县政府(管委会)会同开发建设单位或代管单位确定。

温馨提示

选择先租后售方式的,超优惠政策规定租购面积部分,不享受租金补贴,租住满5年后按照购买时的市场价格购买;选择共有产权的,超优惠政策规定租购面积部分,在初次购买时按照确定的市场价格全份额购买;选择优惠出售方式的,超优惠政策规定租购面积部分,按照确定的市场价格购买。

租售顺序

人才公寓首先面向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条件的A、B、C、D类人才租售,其后面向各区(市)县政府认定的其他高端人才和重点企业、项目,以及符合住房限购条件的新毕业3年以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区(市)县政府(管委会)认定的急需紧缺人才和因工作调动调入成都市且在成都市无自有住房的驻蓉部队、单位人员等群体销售。

摄图网_500786466

需要注意的是

在申请人才公寓之前

需要先通过成都市人才安居服务网

申请人才安居资格哦!

来源:成都本地宝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