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实的成都市场什么样?用数据说话!

搜狐焦点成都资讯 2022-05-11 20:09:0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不参与集中供地的三圈层,4月仅金堂1宗宅地以底价成交。实际上,成都已经好几年都是以二圈层供应和成交为主了。相对而言的好消息是,疫情之后,成都优质公寓项目成交回升较明显,尤其是在成都一批次供地基本已经形势明朗的…

整体而言,截至今年4月的成都楼市主要有以下3大特征:

特征1:

“央国平”守天下的土地市场

今年成都首轮集中供地,在3月31日-4月2日三天进行。供地方式较之前大有不同,竞配建、竞自持全面退出,采取了限价竞买加抽签竞得的方式,房企理论上的利润空间是有所扩大的。

4月的两天共有33宗土地拍卖,成交28宗,流拍5宗。成交土地仅8宗实现溢价,仅1宗进入抽签环节。流拍的5宗均位于龙泉和温江,其实位置都还算不错,可见,市场下行期还是只有主城五区、高新区、天府新区刚得住

而不参与集中供地的三圈层,4月仅金堂1宗宅地以底价成交。

市场难言热度。

再看拿地排行,可以说中海是妥妥的C位“大哥”。今年1-4月房企累计拿地金额,中海以56.53亿元排在排名前列。拿地总建面约35万方,排在第二。看得出来,中海仍旧看好成都市场,即便是在困难重重的当下,仍在成都持之以恒取地、开发。

拿地金额和拿地面积前五,都是中海、城投置地、保利、人居、双流国资,只是顺位略有差异,但都是清一色的“央国平”。可以预见,未来成都房地产市场的主角,就是这些央企、国企和平台公司

相较而言,民企的确更为被动,但也并非毫无机会,如“民企之光”的龙湖和异军突起的远达,同样凭借自身能力跻身拿地金额和拿地面积榜TOP10。

特征2:

一圈层罕见挑大梁的住宅市场

实际上,成都已经好几年都是以二圈层供应和成交为主了。而今年4月的成都市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现象:一圈层挑大梁

而一圈层供应本就相对有限,这不明摆着,二、三圈层不行了?

虽说供应和成交都不太行,但热盘还是出一个抢一个。比如融创春风十里项目,那就是妥妥的4月份的高光项目,号称是“小县城的价格安家成都”,单价不到5000买进成都中心城区,还要啥自行车?因此项目报名人数直接三倍熔断,甚至有不少外地朋友表示疯狂心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后心碎于无资格。

所以说,没有永恒的热盘,只有YYDS的剪刀差

截至4月,成都住宅存量2418万方,去化周期14个月( 一圈层为10个月,二圈层14.4月,三圈层22.5月)。大成都表面数据还算不错,但要知道,去化周期是从不到7个月上升到14个月的,所以相较之前只能算“基本健康”

整体来说,成都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核心区域供应不足,经济下行制约了客户的购买意向,短期内经济颓废难以逆转,而热盘卖一个少一个,市场虽已逐渐步入修复期,但要真正回暖仍需时日。

特征3:

彻头彻尾的红海商办市场

如果说住宅市场是短暂入冬,那么商办市场则是一直在过冬。

商办市场存量高、项目多、流速缓的基本面没有改善,客户投资意愿不高,需求端非常疲软。

相对而言的好消息是,疫情之后,成都优质公寓项目成交回升较明显,尤其是在成都一批次供地基本已经形势明朗的情况下,有地铁或是周边配套优良的公寓,明显开始进入市场的小阳春,但也仅限于优质公寓。

成都的商业存量有1712万方,去化周期达86个月;办公存量1024万方,去化周期31个月。这两个数据足以说明,成都的商办市场是彻头彻尾的红海市场。赤膊上阵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常态,别说利润了,能在这片红海中抽身上岸已是不易。

2022年已过三分之一,我们仍在持续见证房地产市场的至暗时刻。黑云压顶未休,甲光向日的日子还没有到来。但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需要直面压力,绝不躺平,该做什么做什么。但求付出,先不问得到。

来源:克尔瑞四川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