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商业零售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举办

焦点网成都 2022-06-11 10:31:3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聚焦数字商业·关注消费增长

6月9日,2022中国商业零售业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西部商业地产行业(第15届)年会在成都举行。此次论坛以“聚焦数字商业·关注消费增长”为主题,由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华西都市报、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搜狐焦点网联合主办,封面新闻、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搜狐新闻、莱顿商学协办。论坛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品牌精英围绕当前行业热点、难点进行交流碰撞和主题分享,聚焦新消费,畅谈新商业,把握新趋势,共赢商业发展新未来。

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环节,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也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实体零售转型升级的需求愈加强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我国零售业带来深刻影响:在短期内对个别零售业态造成较大损失的同时,也给传统实体零售业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主办方致辞

(冉立春)

在论坛开幕致辞中,主办方代表,中国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西部商业地产联盟主席、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在致辞中表示,“这是2022年成都排名前列个商业领域的行业论坛,希望大家不吝分享新思维,共同激发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他期待,与会的企业经营者能暂缓奔波脚步,根据专家、学者建言梳理过往,思索前路,共促行业更好地发展。

作为城市发展的研究者和观察者,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阎占斌在致辞时分享出自己的三个观点: 一是城市价值决定了商业价值,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成渝地区商业领域从业者提供了新机遇。 二是从业者应注意到时下商业化从过度必将向适度转型的必要性。 三是技术革命必然带来新消费革命,新技术、新模式和新需求必将带来新消费浪潮,抢抓其中的机遇。

专家演讲

(魏杰)

科技创新正在让这个世界加速改变,疫情的影响在推动着行业变革。新形势下商业企业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由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经济学家魏杰带来主题分享“新形势下的企业转型与战略决策”,魏教授基于宏观经济角度,通过利用财政政策稳经济大盘、货币政策稳经济大盘,启动消费、启动投资和加大出口推动五个方面来进行深刻分析。除此之外,他认为,作为基础性消费,吃、穿、用有很强的市场需求保证,可以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方向,稳经济、稳就业背景下服务业空间很大,也值得企业关注。

(袁庭栋)

随着主题式、体验式或是沉浸式等词在商业地产行业中高频出现,这就不得不提商业项目如何讲好“文化”,玩好“文化”?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认为,商业文化不仅体现在符号上,更体现在服务能力上。成都如今的高消费水平、强消费意识,正来自商业界的高服务水平,袁老师指出要用文化不能只做表面文化和吸引文化,更重要的是深度文化。个人的文化是根植于内心修养,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如果把这些精神融入到商业规则中,融入到员工培训要求中,这就是商业的文化。

先进对话

作为创新能力最强、最接近消费者的行业之一,商业零售业在疫情下迎来新的市场需求,也由此得到突破与重构的契机。当下商业零售业如何突围新生?在先进对话环节,由成都王府井百货总经理何佳静,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董事田德超,重庆新光天地总经理陈建和以及成都天府红购物中心总经理王飞,共议新形势下零售业的破与立。

谈到行业现状,上述嘉宾一致认为,疫情防控需要和直播电商的走俏,客观上导致传统商超零售业流量的下降。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渠道发生了变化,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习惯和新需求,商业零售业的变革迫在眉睫。

(陈诚)

奥特乐创始人陈诚分享了如何把硬折扣做成功,一是做低价策略,二是极简的企业文化。他表示顾客到奥特乐只有一个选项就是买到全网较低价的商品,无论线上线下都坚持高效率,商业以回到顾客为核心本质。

(刘晓军)

文化与商业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载体,相辅相成,随着城市发展,带动了经济、科技以及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城市就需要更新。壹格加集团董事长、四川泛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刘晓军重点提出关于运营时效的城市更新,他表示文化街区的改造必须重视行业的归口管理、妥善解决文化与商业资源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好文化和商业街区更新,改造持续运营有助于推动城市更新有序且长效的发展。

(胡潇月)

抖音生活服务华西大区内容运营经理胡潇月以“激活品牌势能 解锁营销密码”为主题,通过多个案例进行了深入解读如何助力实体商家数字化转型。

除此之外,朱光玉火锅联合创始人李扬、印象智选董事长黄菁华分别就品牌故事以及智慧办公,进行了主题分享。

(李杨)

(黄菁华)

论坛期间,成都城投安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区域助理总经理丁元以“成都城投置地 美好生活服务商”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丁元)

论坛结束后,被业界视为行业年度“风向标”的颁奖盛典上共有41位人物和41个项目、11个机构、29个品牌喜获殊荣。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