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砸来!成都“北门”终于要逆天改命?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十一”假期将至,大家的心估计早就放在了休假上。但最近几天,有几则重要消息,西部菌不得不说几句。
一是,重庆、成都两地以视频连线方式(ps:成都的仪式举办地在火车北站。为何强调这一点,下文会解释),同时举行了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启动仪式,标志着成渝间第四条铁路大通道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成渝中线高铁路线示意图 来源:中国铁路
该线路全线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川渝两地各4个车站,通车后可实现成渝50分钟通达,成渝间的时空距离将再次被拉近。
二是,成都两条市域铁路迎来新的进展。
先是9月26日,成眉市域铁路S5线项目公司“四川成眉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已在成都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注册资本金3亿元。
其中,眉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4.8%,成都轨道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5.2%。
紧接着,成德市域铁路S11线项目公司“四川成德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于10月29日在成都高新区完成注册登记,注册资本金3亿元。
其中,德阳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3%,成都轨道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7%。
两大项目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在成资市域铁路S3线于去年底开工建设后,成都都市圈的另两条市域地铁——S5线、S11线距离启动建设也越来越近了。
这里应该首先恭喜眉山和德阳。
不过,从成渝中线开工,到成德市域铁路S11线迎来实质性进展,成都过去多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板块——北门,同样是较大受益者之一。
西部菌相信,有着成渝中线和s11线的加持,此前被调侃为“白改”的成都“北改”区域,正在迎来逆天改命的契机。
01
作为成都传统老城区的核心区,“北改”区域的改造升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客观说,这些年尽管不断推进,但实质性进展,距离市民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火候” 明显不足。
根据2012年发布的《“北改”片区总体规划》:
“北改”片区总面积为212平方公里,其中金牛区84平方公里,成华区55平方公里,新都区73平方公里。具体边界为西至成灌路及北部商贸城西侧边界,东至成华大道,南至府河,北至香城大道及三河场镇。
不过,在2017年,成都较新确定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区域发展规划中,“北改”区域主要是涵盖新都、青白江、彭州等北部城区。
而根据今年7月发布的《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成都市五环路以内区域(龙泉驿区部分以车城大道为界),都被划入“中优”范围,所以实际上此前的“北改”区域基本都被纳入到“中优”范围 。
2020至2035年《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
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理解为,此前的“北改”只是局限于连片城市建成区的范畴,现在的“北改”,则是从成都全域范围内来理解。
但不管是哪个定义,成都人俗称的“北门”,或者更大范围内的成都“北城”,在成都人心目中,都是最需要加速发展的区域之一。
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旧城改造,抑或是产业升级,“北成都”这些年与“东进”、“南拓”的发展势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北改”也好,较新“中优”范围内的北部城区也好,它们的发展提档,都离不开一个关键性工程,那就是成都火车北站(成都站)的改造升级。
过去几年,围绕成都站的改造,先后传出过不少消息,但直至成渝中线敲定前,靴子都未完全落地。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就在于,火车北站的改造,并不是地方能单方面决定。
所以,它需要外部的契机,需要“等风来”。0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成渝中线的“横空出世”,就是这股关键的“风”,也是成都“北门”和“北城”升级的关键变量。今年6月,成都站改扩建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根据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新建成渝中线铁路(含十陵南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成渝中线在四川的起止站为成都枢纽成都站(火车北站),并且批复明确提出同步改造成都站。这意味着成都站的枢纽功能将进一步提升。
网传成都站改造效果图据此前网传的改造方案,改造完成之后,成都站站台规模将会由原来的6台12线扩建至10台18线。并且考虑到后发优势,一些软硬件标准或将比此前改造的同级别车站有所升级。事实上,几年前就有消息称:火车北站将朝着“地下化”和“高架化”的模式改造,并按照TOD模式展开,建设涵盖地铁、轻轨、公交、客运等轨道交通及公交线路的集散中心,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按照TOD模式改造,火车北站确实具备基础。改造完成之后的成都站,将与包括s11线等在内的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换乘。而成渝中线进入实施阶段,无疑将大大加快这一进程。
改造后的成都站,对于带动周边整个区域的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升级,将注入不可替代的动力。而其中一个标志性成果就是打造成都蓉北商圈。《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成都蓉北商圈等核心商圈的服务能力提升和服务形态迭代。
从蓉北商圈与春熙路和交子公园商圈的并列,就不难看出未来成都“北门”的发展空间。今年1月,成都站所在的金牛区已明确提出,以建设“成渝地区排名前列商业门户”为目标,依托成都站铁路枢纽和荷花池千亿级消费市场,高起点策划打造北城少有面向未来的都市商圈“成都蓉北商圈”——发展野心可谓呼之欲出。03完全可以期待,改造升级后的成都站,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行动,将大大改写北成都的气质。而就整个大成都北城区域的未来发展来看,S11线的建设和开通,同样将功不可没。根据此前网传信息,S11线起于成都火车北站,止于德阳火车北站,途经成都市金牛区、新都区、彭州市,德阳市广汉市、旌阳区。
来源:网络基本上可以说,S11线就是北城区域的专属线路。这不仅将给新都、彭州等“北改”区域增加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大大拉近与中心城区的距离,通过与德阳的连接,也还将为北成都导入更大的流量,在产业协作、人口方面增加了新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同处“北改”区域的青白江未能直接受益于S11线,但即将启动的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项目,将有效解决青白江区通过轨道交通连接中心城区的问题。
据悉,该项目将在既有的宝成铁路线延展新建23公里铁路,在青白江弥牟镇、大弯街道、铁路港、城厢镇设4个车站,在金堂设金堂南站。建成后,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20-160公里,从青白江较快28分钟可抵达中心城区,并通过成都火车北站接驳地铁网。综合来看,未来有成渝中线带来成渝较快连接,有成都站改造升级带动周边发展,有S11线、宝成铁路公交化项目等拉近“北改”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距离,多重利好密集砸来,成都“北城”、北门的区域价值,必将被重新定义,让人刮目相看。
来源:西部城事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