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断供潮持续上演,法拍房积增了143倍,究竟说明了什么?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前些日子,各媒体争相报道,全国房价于2020年6月就突破了1万元大关。这意味着,要买120个平米的房子,至少要用120万人民币。而且这还是平均房价,现在通常二线城市房价都在200-300万之间,而一线城市房价也要达到600-700万/套。房价与居民的收入严重不匹配,杠杆越长,房贷断供的风险越大。
既然全款买房对购房者来说是不可能的,那只能选择贷款买房了。但是即使是贷款买房,也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你得凑够足够的首付款,在三四线城市首付款也要三四十万,而大城市首付款就要上百万,首付款也并不是这么好凑的。另一个是,房贷要二三十年这么长,期间要保证不失业,不生病,有源源不断的还贷收入。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是更加困难。
如果是选择贷款买房,出于种种原因,后期无法还月供了,那就只能选择断供。而一旦选择断供,房子还是会被银行拿去拍卖。拍卖所得的钱,先拿去偿还银行贷款。如果拍卖所得还不足以偿还贷款,贷款人的银行账号、工资卡都会被冻结,再拿里面的钱继续还贷款。
如果还是没还清楚,银行再拍卖贷款人的其他资产,如果把财产全拍卖光了还是没还上,银行就会将贷款人列入失信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这意味着,不能去奢侈品店购物、不能再向银行贷款、不能坐高铁和飞机的头等舱。就连子女就学和找工作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通常人们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选择断供这条道路的。但是就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国却迎来了房贷断供潮,法拍房比2019年激增了143倍。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不景气,此外,国内部分城市房价出现大跌,房地产开始分化,也加大了购房者“弃房断供“的可能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弃房断供的情况越来越多呢?断房弃供主要有两类人:
排名前列类是,由于各种原因实在还不起房贷,只能把房子交给银行出售的。网友小张,是一位企业的销售主管,在2018年买了一套房子,月供是6000元,而小张的月工资只有8000元,再加上如果业绩做得好,收入就能达到10000元左右。而在小张买房时,他认为自己的月收入是10000元,月供也有6000元,剩下4000元钱,正常生活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小张从没有考虑到如果自己业绩不好或者失业的时候日子怎么过。去年10,小张的公司刚刚宣布要裁员了,小张不幸被列入淘汰员工的名单之中,而失去了稳定工作收入的小张,每个月的房贷则是巨大的压力,最终只能选择弃房断供。像小张这种情况,房贷要占到工资收入的60%以上,压力本身就很大,一遇到突发事件,就束手无策了。所以,购置房产要量力而为,别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
第二类是,北京炒房客老徐,在2018年时候看到燕郊地区房价大涨,于是在燕郊买了一套房产,后来马上遇到房地产调控,现在燕郊的房价跌破了2万元/平米,老徐的首付款早已经跌没了。
在经历了漫长的考虑之后,老徐觉得既然首付款都跌没了,房价后市再涨回来的可能性并不大,还不如选择弃房断供呢!但是,老徐就算是把房子交给了银行,银行委托法院拍卖,法院拍卖的价格都是很低的,所以,与其弃房断供,还不如自己在二手房市场上出售,可能还能卖个好价钱。
有些人看到别人买房了,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拼命也要买上一套,还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这样的人一旦收入下降或者失业了,就会选择弃房断供,他们很容易被压垮的。还有些人因为炒房被套住了,看到自己的首付款给跌掉了,也选择弃房断供。
而对于银行来说,是不可能轻易放过弃房断供者的,最终房价下跌的损失都会由购房者自己承担的。所以,奉劝那些凑首付款都吃力的人,不要勉强自己购房。还有奉劝那些炒房者,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已经出现了,炒房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总之,购房者如果选择断供弃房,其负面效应将影响到一生。
来源:平说财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