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 | 匠自在:使用是较好的传承

红木仙作 2016-08-15 21:01:1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东方美学 | 匠自在:使用是较好的传承

  

  冯露艳,女,就读艺术视觉传达系专业,匠自在工作室策划及视觉顾问。

  

  陈亦杰,男,出生青瓷世家,匠自在工业设计师。

  

  蒋健,男,匠自在陶瓷设计师,主攻釉上绘画。

  - 设计师名片-

  ....

  三人均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同校大学生,机缘巧合下结识,于2015年初在杭州创立匠自在陶器生活馆,致敬匠心,希望精心打造新中式陶瓷器皿,也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能用得自在。

  匠自在:使用是较好的传承

  文 | 吴少菊 图片提供 | 匠自在

  文章来源 | 《古典工艺家具》2016年8月刊

  “能不能每人给我一个词语?”正和朋友喝着茶闲聊着,蒋健突然冷不防地冒出这么一句。大概是见识过了很多次这样的蒋健,朋友们倒是给的痛快,每人脑子一过,“哗啦啦地写了一堆”。然后蒋健与匠自在设计的一个茶具系列上便多了几个词:“洗心”“自在”……说是“写在瓷器上有个好兆头”,实则十分契合他们的品牌设计理念与其新中式瓷器作品之素雅韵味。

  

  这种几人头脑风暴后产生设计灵感的情况,对匠自在成员而言几乎是一种常态。“每一样产品都是我们感受、讨论,然后设计、制作出来的。”往往只是于生活中不经意的聊着聊着,灵感就突然而至。这种思维的碰撞与不可预期的设计结果,常令创作过程充满惊喜。

  而这些源于生活的器皿,也终将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一步一步更靠近优质地“回归”生活,温暖一些人。

  “匠自在”

  匠自在,2015年初于杭州正式创立。三位创始成员冯露艳、蒋健、陈亦杰同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在校生。不同专业的他们,机缘巧合下在学校的设计工作室结识,由于对设计、瓷器兴趣相投,三人间的交流日渐增多,成立团队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当然,不是一时兴起地“玩”,他们想要走得更远。

  “一开始是出于爱好上的相同,我们找到了对方,开始了匠自在的瓷器设计创作。慢慢的,我们觉得其实还可以做点其它事情。”冯露艳说,“现在有一些人可能会为传统中式贴上‘繁杂’‘昂贵’等标签,我们希望做的就是打破这些认识。结合我们几人各自擅长的——陶艺匠人希望做出精致端重的器皿,工业设计则从用户崇尚实用和设计美感出发,将中式元素融入器皿,让传统以新的面貌在平淡的生活中传承下去。”

  

  匠自在青瓷花器

  于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冯露艳负责策划,工业设计的陈亦杰与学陶艺的蒋健负责陶瓷设计与釉上绘画,匠自在开始找寻瓷器作品新的可能——同样由匠人精心打造,但却是人人都买得起的中式设计。

  从最初三人的创始成员,到现在的五人设计团队,匠自在已在龙泉与景德镇都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依凭先天优越的瓷器制作资源,他们将龙泉青瓷的素与雅进一步传承,开始与自己、与生活对话,与更多匠人、同行者交流,体验,经历,而后设计、制作、等待、改进创作,要让自己“用得自在”,才能最终投入市场。

  匠人匠心:慢设计

  “我们觉得产品都应该是出自生活的。”冯露艳其实不大愿意将匠自在的设计称为“作品”,“这对我们来说,有点高端,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让普通人用的。因此,我们的开发进度通常会比较慢,因为我们觉得所有的产品推出来,都应该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所有我们的设计,必须自己亲自用过,知道它是好是坏,再做出改进,进而完善它。”

  手艺人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背后隐含的却是专注、技艺和对优质的追求。这或许也正能说明为何从团队开始组建到正式创立品牌已近两年的时间,匠自在所推出的作品仍寥寥可数的缘故。

  

  匠自在青瓷作品

  “我们做的更多的考虑和设计其实都是以生活为主,是为了解决在生活中器物使用过程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自小浸淫在青瓷世家的陈亦杰,对青瓷工艺及其属性了解很深,而工业设计的学习,更令他能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做出符合人们生活的设计。

  “我们的排名前列款茶叶罐,采用了金属的材质,结合了五金的切割技术,让瓷器的边缘能够很平滑,复合上铝合金使整个器物的密封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陈亦杰说,“这样一来,金属的密封性和瓷的温润都被保留下来了。”材质复合,令不同的材质保持了独特性,也令设计创作多了不同的感动与美。这款“器型与釉色饱满,一个手掌就能包含住”的茶叶罐,也正是陈亦杰目前最喜爱的设计。

  

  匠自在青瓷作品

  匠自在的作品崇尚质朴。而龙泉青瓷的釉水肥厚温润,不用图案装饰,也能体现出器物的雅致,简单地描绘更能添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生活之外,匠自在的几位成员,也常从传统器型或图案中找寻灵感,例如发想自中国传统服饰盘扣的一款花器,复刻宋代精致荷叶罐的“荷存”等,皆是他们带着当代设计眼光,对传统的致敬与承袭。

  使用是较好的传承

  “我想,每个做瓷人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瓷器其实就像个婴儿,它的诞生过程就像在孕育一个生命——拉坯、利坯、晒坯是在受孕;设计制作、上釉绘画是在成形;进窑口如进医院满怀期待;开窑的过程最是忐忑,既有喜悦又有不安——喜悦的是我的孩子诞生,不安的是孩子的不优质,但不管怎样都是自己手心的一个宝。”带着点设计师的冷傲、话并不多的蒋健在采访中突然冒出这么一段话。

  

  匠自在青瓷作品

  每件精工制作的瓷器作品都来之不易,是匠人投入情感的一件件鲜活生命,而它们的最终归宿是人。“我们一直相信,‘使用’才是较好的传承。无论是通过材质复合或是其它,我们希望瓷器这种材质能够自然地融入生活,它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处美景。”

  泡一壶清茶,用手感受一只茶杯的贴合与温润,或许才是对一件茶具生命价值的较大尊重。匠自在的匠人们坚信,“当一件器物融入了生活当中,器皿本身,它的制作工艺,它所承载使用的文化元素,便不会被忘记,它会在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使用者,在使用中继续被传承下去。”

  更多红木知识,请关注公众号:红木仙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