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四川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开学还会延迟吗?返川规定有变吗

搜狐焦点成都资讯 2021-08-15 17:57:2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战胜疫情,人人有责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 自2021年8月12日21点起 成都市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 而今天又有好消息传来! 从2021年8月14日0时起 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裕兴路4号厂区办公宿舍楼 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至此,四川全省均为低风险地区 ↓↓↓ 四川省全省降为低风险 四川省中风

战胜疫情,人人有责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

自2021年8月12日21点起

成都市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

而今天又有好消息传来!

从2021年8月14日0时起

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裕兴路4号厂区办公宿舍楼

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至此,四川全省均为低风险地区

↓↓↓

四川省全省降为低风险

四川省中风险地区今日全部清零!

自8月14日0时起,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裕兴路4号厂区办公宿舍楼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至此,全省均为低风险地区。

低风险≠零风险!请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摄图网_501575186

临近开学之际

四川省中风险地区清零之后

学校还会如期开学吗?

开学又有哪些防疫要求?

↓↓↓

四川秋季开学较新通知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四川省学校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就如何做好全省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学校安全、有序开学,确保师生健康、秩序良好、和谐稳定,提出具体要求。

三种情况不能返校

《方案》要求,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防控要求,“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环节疫情防控。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摄图网_500601665

学校如期开学

《方案》明确,暂不调整2021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安排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学时间由市(州)、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高校按照既定校历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若国内、省内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并进行全省统一调度。

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方案》明确,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川返校。师生返校前14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向学校报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全省高校师生员工和省外返川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

温馨提示:进入【成都本地宝】公众号,点击发送消息,在聊天对话框发送【核酸检测】,查询成都核酸检测机构和具体收费标准。

摄图网_500809644

《方案》还有哪些具体要求

一起来看通知全文

(上下滑动查看)

↓↓↓

《四川省学校2021秋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统筹做好全省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学校安全、有序开学,确保师生健康、秩序良好、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原则

秋季学期开学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把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排名前列位,按照“服从国内大局、坚持属地管理、强化系统联动、确保万无一失”的总体要求,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防控要求,“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环节疫情防控。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二、开学时间

(一)暂不调整2021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安排。

(二)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学时间由市(州)、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

(三)高校按照既定校历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

(四)2021级新生按照学校通知的报到时间报到。

(五)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须在开学前一周将辖区学校开学安排报教育厅备案;各高校须“一校一案”制定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和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并于开学前一周报教育厅备案。

(六)若国内、省内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并进行全省统一调度。

三、师生返川返校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中高风险地区学校(包括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下同)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川返校。低风险地区的学校和师生按“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陆续正常开学和返川返校。师生返校前14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向学校报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排名前列时间报告。全省高校师生员工和省外返川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

(二)川内师生员工返校要求

1. 低风险地区的学校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川,不前往省内外中高风险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开学时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高校师生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

2. 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黄码、红码转为绿码后,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三)川外师生员工返川返校及新生报到要求

1. 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应至少提前14天返回省内居家观察,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

2. 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员工和新生,按照学校规定时间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到校后,学校应在排名前列时间组织返校师生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对核酸检测结果待出的师生进行妥善管理安置,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

3. 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川返校。所在地风险解除后,须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到校后排名前列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4. 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的师生员工,由学校会同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综合评估后,按学校通知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到校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四)近14天内有本土确诊病例报告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未返校的暂缓返校;已返校的应立即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至离开疫情发生地14天为止。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五)境外师生返校严格遵守外事部门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经批准入境后方可返校,入境后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落实“14+7”隔离管控及各项防控措施。

(六)返校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及时向学校报告,治愈后返校。

(七)教育培训类机构师生员工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四、具体安排

(一)开学前准备工作

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教育、卫生、公安、交通、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开学保障机制,完善疫情研判、家校沟通、信息共享联动工作机制,动态掌握家、校两地防控政策,科学有效指导。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2. 周密制定工作方案。按“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制订完善开学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将开学安排精准通知师生,提前与新生建立联系。与暂缓返校师生“一对一”保持联系,充分做好沟通告知解释工作,取得理解和配合。

3. 严格返校师生管理。动态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完善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报备制度,“一人一档”建立台账,切实做到统计底数清、具体情况明。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确保全覆盖、无遗漏。新生和新入职的教职员工应在录取(用)后,及时纳入学校疫情防控网络管理。

4.强化防控条件准备。对学校现有防疫物资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盘点,按照学校规模、师生数量、应急要求等及时补充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规范设立医务(卫生室)、临时隔离观察区。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5. 加强应急处置演练。明确防控链条各环节责任人和联系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疫情防控政策、指南、方案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科学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实境演练。秋季开学前,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对新冠肺炎应急预案的启动及应急处置过程至少进行1次演练,确保教育部门-学校-疾控机构-定点医院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沟通顺畅,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根据应急演练情况进一步优化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后勤保障、信息发布等环节应急处置流程,确保人员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演练掌握到位。

6. 分类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学生推迟返校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对正常返校和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加强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推动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

7. 优化校园管理模式。校园管理要严而有度,既保证师生正常学习生活,又严控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做好因疫情暂缓返校师生的关心关爱与服务保障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和心理疏导,在生活、工作、科研、学习等方面进行细致安排。做好校内后勤服务、食堂保供稳价和超市物价稳定等保障工作。

(二)开学报到工作

综合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充分利用“四川天府健康通”各功能要素赋能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动态掌握返川、返校师生中“黄码”“红码”人员,并加以分类指导,妥善安置。优化报到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人群聚集。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查看师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建立健全应接未接人员台账。

(三)开学后防控工作

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较新版防控技术方案要求,科学精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分阶段、安全有序加快推进12岁以上无禁忌师生群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应接尽接。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强化法律意识,履行疫情防控法定义务;向师生宣讲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和国家、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学校安排;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关注疫情形势,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防止负面舆情炒作;引导家长加强对自身和子女的健康监测,强化家校协同防控。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地和高校要从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出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严从紧从细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头等大事。要坚决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麻痹松懈,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住校园疫情输入关、扩散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织密筑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网,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和聚集性疫情发生。

(二)压实防控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学校“一把手”疫情防控排名前列责任人责任。卫生健康部门要落实卫生副校长防控责任,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指导学校开展应急演练,帮助学校查找防控漏洞,及时消除疫情防控风险隐患。要充分发挥乡镇(社区、街道)网格管理作用,做好风险人员排查管控,降低输入风险。

(三)加强督导检查

各地教育、卫生部门要在开学前和开学初期,就疫情防控、开学准备、校园安全、教学安排等工作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逐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各级各类学校应对照较新版防控技术方案,逐项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时查漏补缺。教育厅将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地各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实地督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到位。

各位同学和老师

记得为开学做好准备哦~

截至8月14日13:00

成都无中高风险地区

四川省全省为低风险地区

但国内其它地区仍有疫情存在

目前疫情的具体情况如何?

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

四川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月13日0-24时,四川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4例(境外输入,均为8月12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8月13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178例(其中境外输入616例),累计治愈出院1132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隔离治疗43例,538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0例

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30例(江苏18例,河南4例,湖北4例,湖南3例,云南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湖南)。

江苏

13日0—24时,江苏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8例(均为扬州市报告),1例为轻型,17例为普通型。

河南

13日0—24时,河南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例(商丘市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2例(郑州市2例)。13日起,商丘市排名前列人民医院、帝景南苑北区、睢阳区妇幼保健院、虞城县人民医院东院区、虞城县谷熟镇刘大庄村委何庄村疫情风险等级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湖北

13日0—24时,湖北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为荆门市报告),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1例(荆门市报告)。

湖南

13日0—24时,湖南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3例(张家界市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张家界市报告)。

云南

13日0—24时,云南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例。该病例于12日在瑞丽市密切接触者中核酸检测中发现,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自13日20时起,瑞丽市勐卯镇团结村委会下弄安村民小组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温馨提示:进入【成都本地宝】公众号,点击发送消息,在聊天对话框发送【疫情】,查询较新疫情变化。

摄图网_401678285

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

温馨提示:中高风险地区随时可能有变动,进入【成都本地宝】公众号,点击发送消息,在聊天对话框发送【风险】,查询各地区较新的风险等级。

摄图网_401684948

虽然四川中风险地区清零

但国内疫情形势依旧严峻

对于其它地区来(返)蓉人员

具体有哪些要求?

需要核酸检测和隔离吗?

↓↓↓

进出蓉较新防疫规定

出成都的规定

温馨提示:各个地区对出蓉人员的防疫要求不一样,以当地较新政策为准。大家可以进入【成都本地宝】公众号,点击发送消息,在聊天对话框发送【隔离】,获取点对点隔离政策查询专题。

进入页面后

选择出发地和目的地

就能查看相应的疫情防控政策

小编举个例子

出发地选择:四川省-成都市

目的地选择:四川省-泸州市

获取四川成都往返四川泸州的出行政策

小伙伴们

如果知道出发地、目的地的详细地址

还可以选择具体的区(县)进行查询

获得更加精准的信息

选择好之后点击“确定”

就能获得想要的出行规定了

往下滑动

还能查看返程的防疫政策

部分规定篇幅较长

点击“查看原文

可查看详情

来成都的规定

7月27日,四川省委常委会发布紧急通知,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

入境人员

集中隔离期14天+居家隔离7天

需要在集中隔离期第1、4、7、10、14天和居家隔离期第2、7天完成核酸检测

根据规定,要对所有从四川省口岸入境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应进行集中隔离。解除集中隔离后,入境人员由各市(州)闭环接回当地继续实施7天居家隔离,经我省返回外省的入境人员应闭环送至机场、车站,并提前告知目的地入境人员信息和乘坐交通工具信息。

其中提到,所有入境人员在集中隔离期第1、4、7、10、14天,以及居家隔离期第2、7天完成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其中集中隔离期第14天和居家隔离期第7天核酸检测,应采集2份鼻咽拭子,分别使用不同核酸检测试剂检测,2次检测由不同检测机构开展(以下简称双采双检)。

从省外入境解除集中隔离后来(返)川人员或受邀入川团队,凡到达我省时入境时间不满21天的,应由属地闭环接送至居家隔离场所,实行居家隔离直至满21天;没有居家隔离场所的,由当地指定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隔离期间实行2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采用双采双检。

14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来返人员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社区健康监测14天

国内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疫情发生地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时,各地应发布健康提示,对14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来返人员,进行社区排查和交通关口排查,要求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能提供报告的应在24小时内就近完成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健康监测至离开疫情发生地满14天为止。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居家隔离14天,不具备居家条件则集中隔离,隔离期间每3天完成1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

疫情发生地划分中高风险地区后,各地按照推送数据,在24小时内完成区域协查和红黄码人员排查管理,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实行居家隔离直至离开风险区满14天,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实行集中隔离,隔离期间每3天完成1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采用双采双检。隔离期间,中高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在核酸双采双检阴性后解除隔离。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要求离开时持有规定时间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各地应按照其规定范围、规定时间进行人员排查和核酸阴性证明查验。

离开成都

四川卫健委建议,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继续做好自我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坚持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温馨提示:成都风险地区有调整,进出成都隔离政策和核酸检测要求有无变化?进入【成都本地宝】公众号,点击发送消息,在聊天对话框发送【进出蓉】,查询成都较新疫情防控政策。

摄图网_401680939

低风险≠零风险!

各位宝粉切勿放松警惕

和小编一样出门记得戴好口罩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等疫情结束之后

我们再重新相约!

来源:成都本地宝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