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又一新型新冠变异毒株出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国家卫健委今日通报,26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例,其中本土病例5例(辽宁3例,均在大连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上海公布25日本土病例溯源结果:
为Delta变异株
据上海发布消息:2021年11月25日,上海市报告3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基因测序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3例病例所感染的新冠病毒为Delta变异株,病毒序列高度同源,为同一传播链。经中国疾控中心和市专家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毒基因数据库检索比对分析,认为此次3例本土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可以聚焦在:在外省市暴露于境外输入病毒污染的环境而引发的感染。
新型变异毒株致再次感染新冠风险增加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6日,世卫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并发布声明,将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世卫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由南非首次报告,初步研究表明,该变异株导致人体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正以惊人的速度在非洲和非洲以外地区传播。世卫组织表示,目前对这一新型变异毒株还所知甚少,评估它是否更具有传染力或对疫苗更具有抗药性,仍需要更多实验数据。
英国专家称,奥密克戎变异株携带着一系列不寻常的突变,有可能是在某个免疫力低下病例的慢性感染期间发生的变异,也有可能来自某个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另据央视网,英国卫生安全局将此变异株描述为“迄今为止最糟糕的一种”,与其他变异株相比刺突蛋白变化更多,突变数量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德尔塔毒株的两倍。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新变异毒株B.1.1.529携带“极其大量”的刺突蛋白突变,其中的一些突变有助于病毒避开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使其更具传染性,可能比德尔塔还可怕。
专家:目前民众无需过度担心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2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虽然B.1.1.529有更多的突变位点,但这种变异存在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变异位点的数量和病毒传播能力之间没有确定的正比关系。
长期关注新冠病毒的医生庄时利和26日也撰文称,B.1.1.529的RBD区域突变还有很多位点的突变我们并不熟悉,它们是否会对病毒传播能力造成显著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BBC的报道也提到,更多突变不一定就是坏事,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突变的影响。有很多变异株在纸面上看起来很可怕,但最终没有那么恐怖。新变异株带来的威胁还体现在对疫苗效力的影响上。
但杨占秋强调,尽管B.1.1.529的变异较多,但依然还算不上一种新的亚型,没有达到免疫逃逸、疫苗失效的地步,现有新冠疫苗目前看还是会有一定保护效力。由于B.1.1.529变异株的严重风险,多国已宣布对南非及其邻国实施入境限制。
对此,庄时利和称,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仍然是“德尔塔”,B.1.1.529是否会发展起来,需要接下来几个星期的观察。杨占秋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国内现有的入境集中隔离、关键岗位定期核酸等公共卫生措施依然是有效的,民众不需要过度担心。
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央视网、上海发布、环球时报、北京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