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的业主买房后都会后悔,这个"心魔"得提前破除

搜狐焦点成都资讯 2021-12-06 08:14:3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最近看到一份数据,很有意思。 一家机构对全国1000位业主进行深度调查,有一个问题是,“对自己过去的买房决策是否满意”,结果: 76%的业主,表示非常后悔。 为啥后悔呢? 比如自己的房子,房价涨幅没跑过隔壁小区;当初买在了步梯房楼顶,现在置换卖不出去;买错开发商,物业一塌糊涂;投错城市,被套好几年…

最近看到一份数据,很有意思。

一家机构对全国1000位业主进行深度调查,有一个问题是,“对自己过去的买房决策是否满意”,结果:

76%的业主,表示非常后悔。

为啥后悔呢?

比如自己的房子,房价涨幅没跑过隔壁小区;当初买在了步梯房楼顶,现在置换卖不出去;买错开发商,物业一塌糊涂;投错城市,被套好几年……

一方面在于楼市太乱,阿猫阿狗,尔虞我诈,卖家想方设法“割韭菜”。

另一方面,则在于购房者自身。

不可否认,所有人自身都存在认知局限,也就是“心魔”,尤其是买房这种超低频动作,根本无意识去学习一套成熟的买房逻辑。

我敢肯定的说,即使是把时间倒回几年前,大多数人的决策结果还是一样。

接下来,用真实案例告诉你,“心魔”对买房有多重要,如何破除它。

1

排名前列个故事是住在北京西城区的小李。因为居住条件太差,最近小李想换一套房。夫妻、孩子外加两位老人,五人挤在一个60平米的老破小生活。主卧给了父母,次卧给了儿子,两口子只能在客厅睡觉。这套房子并不便宜,总价在700多万左右,当初花了所有钱买这套房子,最主要是给儿子上“牛小”,用小李的话说:“我们无所谓,孩子最重要。”这次换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因为这套房居住条件特别糟糕,别说是私密性,老人起夜、小孩上学,每天几乎睡不了几个小时,这让小李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其次房子能升值,以后为儿子积攒点钱。

某西城区房源展示小李换房的想法特别笃定:在附近再换一套三居,总价较高在850万左右。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在附近选?他说,近啊,孩子上学近。

这个回答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其实犯了大错。为什么?首先我们要评估附近的房子,西城区主要价值是学区,这是房价极大的组成部分。

今年,北京三番五次打击学区房,推出教师轮岗制度,对头部学区房重点打击,房价降了不少,而且是长期利空。当学区价值不再稳健的时候,这些房子的“老破”标签,暴露无遗,房子太老,银行不给贷款,影响流动性,未来很难转手,房价涨幅空间极其有限。

而且小李孩子已经上了“牛小”,那么再买学区房,没有任何意义。其次,对于改善环境来说,西城区850万的三居,只能买老破小,基本连客厅都没有,何谈改善而言。所以卖掉房子,从4环再买一套大点儿的,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这会牺牲大概半个小时的通勤时间,但对于北京平均通勤1小时左右的通勤时间,完全可以接受。如果实在不想接送孩子赶路,也可以在二环附近租一套好一些的房子,这叫:“投住分离”。

市场上,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投住分离”这个词,这就是“心魔”。

你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可以赚租金,跑涨幅。自己再租一套房子,方便自己工作生活,“以租换租”。即使是租一套大房子,亏一点租金,但5年以后,房价的“涨幅差”也会弥补回来。这对于大多数人都一样,首套房或者改善房近可能放在城市的主发展轴上,通勤方便就行,并不要一味追求时间,除非你非常有钱。

2

第二个故事是家住大庆的老王。

老王很努力,一直在做沙场生意,赚了不少钱。他较大的爱好就是买房,但有意思的是,他所有的房子基本都围绕着大庆买。过去十几年,买了2套公寓,3套商铺和4套住宅。最近老王说去年把钱放在某理财APP里,爆了雷,所以还想继续投资房子,“大庆的房子还能不能买了?”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庆买。他说,自己从农村出来进城,在大庆做工人,后来遇到贵人才开了沙场,自己熟悉的只有这个城市,其他的城市不敢买。这就是对城市的“心魔”。

买房,其实就是投资一座城市的股票。

而投资,是特别理性客观的,它不会考虑你是否了解这座城市,而是单纯地评估这座城市有没有未来。

就像今年,股市里很多老玩家只会买熟悉的“酒”,而却拒特别“新能源”的了解,也就错过了很多好的投资机会。大庆经济发展一般,人口流出严重,房子有价无市,未来基本会长期阴跌,房子投资属性薄弱。远的不讲,老王前些年但凡是在邻居省份的大连,或者省会沈阳买一套房,房价涨幅都可以抵得过大庆3套房的涨幅。

这么好的机会,就因为押注一个投资属性不怎么高的城市,白白浪费了。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小城市的有钱人,都喜欢投资商铺和公寓,一买就是好几套,最后被套死在里面。问其原因,一来是便宜,二来还坚信“一铺养三代”。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可以告诉它,“便宜没好货”,而且时代变了,现在是“三代养一铺”。

小城市的人,手里如果有闲钱想投资房产,一定要想办法踮起脚尖,去抓更好的城市,而不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重复操作。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限购,但依旧可以通过落户去解决房票的问题。网络条件也很发达,从网上随便查一查“GDP和人口数据”,都知道两者的差别。

3

这位,是一个叫小磊的年轻人。

他经常会说一句话,“虽然我现在买不起房,但我还是喜欢看楼市的内容,给未来做准备。”

对于大多数人都一样,站在5年前,根本想像不到现在的模样。这5年,有的人通过努力,升职加薪,或者创业有了际遇,从买不起房到拥有排名前列套房,甚至很多套房,这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有一份数据显示,78%的人在买排名前列套房的时候,认为自己会在这个房子里呆一辈子,但后来他们绝大多数人又选择了换房,或买更多的房。

因为每个人在相应的财富阶段,对于房子的理解是不同的。这是对财富的“心魔”。

这时候,就要学会用“未来的眼光”去思考买房这件事。比如你有200万,你有两个选择,买一套地段不错的刚需房,或者一步到位买一套“高不成低不就”的改善房,而且地段稍差一些。这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一步到位”,这种选择在投资角度就是不理智。

因为5年以后,前者的涨幅要明显大于后者。选择前者,5年以后,你完全可以卖掉它,再买一套更好的改善房,而如果选择后者,5年以后,你可能还在这套房子里呆着。很多人说刚需不考虑投资,这纯属扯淡,只要未来还要换房改善居住环境,你就要考虑现在的房子是否能卖个好价钱。

“一买一卖”,就是投资。一些购房者还会被房子的“颜值”误导,同样的价钱选择了郊区外立面更好的楼盘,而对地段从不关注。这跟谈恋爱一样,“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等若干年后,对方可能人老珠黄,但有趣的灵魂却在发酵。

同理,地段是房子的灵魂。在整体决策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价值点:地段、配套、户型、物业、园林景观。

而且,对财富的心魔,也会导致人们在买房的时候畏首畏尾。比如贷款,总是想着利息太高,尽可能少用杠杆,想方设法提前还款,这就是错误的思维。举个例子,如果你买一套100平米的房,贷款100万,30年,按照5.5%的利率,等额本息,利息总额高达104.4万。

普通人一想,妈呀这么贵,还是算了,宁愿把钱都放进去少贷点款。但你要想到,如果5年后准备置换,这时候你支付的利息是5年的利息,而不是30年。5年的利息并不高,好点儿的城市房价涨幅完全可以覆盖。但如果你把多还房贷的钱,留着再做一套房子的首付,可能5年后又是一轮新的投资收益。当然以上仅供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4

说了这么多,最后只想告诉大家。房子是用来住的,但在住之前,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一定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5年以后,房子是怎样的形态,同样,你的生活和财富,将呈现怎样的状态,趋近于持续上升的结果,才会破除你的“心魔”。“活在当下,看向未来”,是破除买房心魔的少有法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来源:子木聊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