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指数丨2020·四川城市活力指数榜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随着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西部城市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上得到提升,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人口回流现象明显,四川多个城市也在此大背景下得到快速的发展,自然受到更多关注,尽管西部城市与多数沿海城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文轩指数丨2020·四川城市活力指数榜》由文轩指数团队数据收集并发布。本榜单基于四川21市州官方网站开放数据平台数据、文轩指数数据库、百度指数等数据挖掘评测所得。通过本次大数据客观反映四川21城市目前城市人口、经济、及产业的部分状况,我们通过对21市州的常住人口及人口自然生长率、GDP、企业活力、高校等维度作为本次的数据基础。
在四川48.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共辖2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有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四川西高东低,东西地貌差异大,地形复杂,这样的地貌特征就决定了四川不同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地形地貌好比我们常说的“硬件”条件;人口、产业、经济发展和城市活力才是各个城市中的“软件”分子。2020年,文轩指数对四川多个城市持续关注,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更了解四川各个城市的经济情况和发展脉络。
当前中国城市化已进入新阶段,这是中国城市在新篇章中的发展契机,人口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四川的城市群来说,成渝经济圈无疑是接下来发展的有力推手。
从川南城市群到川北城市群,从地处嘉陵江畔的南充到地处三江交汇处的宜宾,从川西高原的旅游新经济圈到川东北巴中光雾山的新兴旅游网红目的地,四川各城间的城市要素正在加速融汇。
ON丨壹
川南城市群
能否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城市活力TOP榜单中,成都以各项指标远超其余20市,在人口,GDP、高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多个指标上遥遥先进。
2019年全年(2020年部分城市还未公布数据,本次采样以2019年GDP为准),四川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615.82亿元,较2018年,增加了5937.37亿元,其中成都市贡献了1670亿,占据总增量的28%。
与此同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上,成都拥有3609家,企业数量是绵阳三倍,截至2020年,在成都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01家;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居全国第3位。“成都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人口和资源在不断向成都集中,成都作为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城市本身魅力在不断吸引人口流入和增长经济。”大唐数据研究中心李木对文轩财经表示。
城市社会学家Jane Jacob在她的《伟大美国城市的诞生与衰亡》一书中提出,一个城市只有当其具有多样性的物理环境时,才能变得繁荣和有活力。这种多样性包括一个城区必须有足够密集的人口与建筑。
对于成都来说,从来不缺少话题和热度,其人口密度和吸附能力也非常强劲,不论是全国首店数量还是城市建设交通层面的优势都非常明显。在我们本次统计的21城市中发现,与成都的距离和交通便捷性几乎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活力度。
同处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德阳、绵阳、眉山等城市在产业和工业发展上占有地域优势。川南城市群中的宜宾和泸州,依托白酒产业带来的发展要素对城市活力的带动也非常显著。
当然川南城市自身也做了许多探索。如宜宾,依托高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及现代港航物流产业“4+1”产业。
在产业上,目前四川城市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梯队,以成都为首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在产业发展上处于排名前列梯队;川南城市群的宜宾、泸州、自贡和川东北城市群的达州、南充、遂宁等城市处于第二梯队;而川西城市城市如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则处于第三梯队。
在四川21个行政区里,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三个自治州的面积超过了四川总面积的一半还要多,由于地形地貌,气候等原因,处于三梯队的城市在产业发展上相对较弱。
尽管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在二产业上较为薄弱,但是在旅游业上依托旅游资源对经济的带动非常明显。2019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收入530.2亿元、增长21.4%;甘孜藏族自治州2019年实现旅游收入366.98亿元,较2018增长64.9%;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1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7.58亿元,增长36.5%。旅游业向好对经济和区域活力提升也是关键因素,但是旅游潮汐人口随季节性流动大,对于新人口吸引力也欠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认为,哪里有高品质的生活,年轻人就会选择留在哪里,他认为,城市的活力必须是人、城、产的融合。产业薄弱,人口增长自然缓慢,人才的吸附能力也就变弱,高校数量是决定一个城市活力和人才重要因素,四川20个市州除成都以外共有26所本科高校,而成都在高校资源上一枝独秀,拥有29所,占比54.72%。
换言之,成都比四川其余20个城市所有的高校资源都丰富。排名第二绵阳5所,南充3所,德阳、乐山、泸州各2所;遂宁、广安、广元、资阳、巴中没有1所本科大学,有些可惜。高校优势对于城市活力的带动,人口活力的带动不言而喻,高校输出人才反哺城市产业,所以成都在城市活力上自然排在首位。ON丨贰人口回流明显成渝经济圈带来新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四川一直是中国人口输出大省。
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的人口净流出为780.8万人,四川省2018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当年末,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511.6万人,省外输出1097.6万人。年末全四川省户籍人口9121.8万人。
几乎每9个四川人就有1个人在省外。
近两年来,在成渝经济圈和西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口出现回流现象,从而有效的推动城镇化,目前川内城市城镇化率成都较高为74.41%,其次是攀枝花市为66.77%,较低为甘孜藏族自治州为32.94%。
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上,从2019年公布的数据看,自贡出现人口负增长为(-)3.41‰,在川南城市群中,自贡的发展整体上也落后于宜宾和泸州。
成渝经济圈虽然给川南城市群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处于成渝之间的城市要如何结合好自身优势而不被倒吸是个难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战略上的动作,重庆和成都为两极的长江上游经济圈具有非常重要的城市发展意义,带动整个西部更广大地区的发展。处于成渝之间的城市能够抓住发展的契机很关键,尤其是在产业链上的行业,这对于促进区域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利用意义非凡。”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对文轩指数表示。
同时,重庆近年来“抢”了不少川籍人口,比如广安、资阳、内江等城市,这些城市由于产业相对薄弱,所以很难留住人口,不少人口流入重庆,其次重庆落户相对简单,买房压力相较成都要小。
城市要发展人口是重要因素,留住人口才有故事发生。
从目前四川的城市群和人口情况看,未来可能会形成一主两副城市经济发展格局,以成都为中心,绵阳与宜宾为副中心,从而带动四川和西部城市的整体发展,但目前还未形成全国性的产业经济影响力,成渝之间的协作也还处于磨合期。
不过,我们依然期待四川的城市或西部城市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轩指数-2020.四川城市活力指数榜测评说明:
1,活力指数评选对象:四川21市州;2、测评维度:①、人口: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 占比40%②、GDP:历年数据,本次评测主要以2019年数据为参考样本 占比20%③、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业分布情况 经济活力,占比20%④、高校:高校分布情况,教育资源活力,占比20%3、样本采集起止时间: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特别鸣谢:文轩财经数据合作伙伴中成房业及诸葛找房提供的数据及分析支持。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