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区调规,推进华西坝片区城市更新(二期)进度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武侯区国学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第3版)局部用地控规修改方案公告》、《武侯区小天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第4.1版)局部用地控规修改方案公告》,拟对武侯区国学巷街坊片区、小天街坊片区局部用地进行控规修改,这也是在华西坝片区城市更新一期全面完成并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后,华西坝城市更新(二期)正在积极推进的又一信号。
国学巷街坊片区位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侧,东至国学巷,南至黉门后街,西至浆洗街,北至黉门街,拟修改范围总面积约为7.92公顷(118.8亩),拟修改主要内容如下:
1、新增一条南北向20米宽道路连接黉门后街与黉门街,相应调整涉及到的地块面积(1#、12#、13#、14#地块);将小税巷由原来的5米向西拓宽为9米,在保证用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调整服务设施用地(6#地块)与中小学用地(7#地块)的边界。
2、将原规划中等专业学校用地(1#地块)及二类住宅用地(2#地块、3#地块)整合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地块)与用地信息待定区(5#地块)。
3、根据地籍权属修正原规划零售商业用地(8#地块)边界与面积,将原规划小区绿地(9#地块)及二类住宅用地(10#地块)调整为公园绿地(11#地块)。
4、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地块)建筑风貌应与华西坝历史文化风貌片区风貌协调,于地块内配建地下机动车停车场(库)1处,并临路划出开敞空间;于公园绿地(11#地块)中配建地下机动车停车场(库)、公厕各1处,并落实Ⅲ类应急避难场所1处;4#地块、11#地块与小税巷地下空间一体化打造,11#地块预留与8#地块地下接口,远期与8#地块地下空间一体化打造,并与13号线地下通道连通。
此次调规显著优化了片区交通路网的线型,对道路进行了加宽、加密,新增一条道路,扩宽原有的小税巷为9米,同时增加了2处地下停车场,旨在缓解华西医院周边片区的停车难问题。而8#、11#两幅公服地块远期将实现与13号线地下通道的连通。一体化考量地下空间的设置,为区域未来更丰富立体的交通通行方式打好了基础。
小天街坊片区修改范围总用地面积约为4.21公顷(63.15亩),相对原版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主要拟修改内容如下:
1、将原规划小区绿地(1#地块、6#地块)及二类住宅用地(2#地块、3#地块、4#地块、5#地块)调整为服务设施用地(12#地块)及二类住宅用地(13#地块)。
2、将原规划小区绿地(7#地块)及二类住宅用地(8#地块、9#地块、10#地块、11#地块)调整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4#地块)、公园绿地(15#地块)、二类住宅用地(16#地块)。
3、为补足公服缺口,服务设施用地(12#地块)中配建社区用房、社区养老机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公厕各1处,并临路划出开敞空间用于口袋公园建设;公园绿地(15#地块)中配建公厕、居民健身设施、地下机动车停车场(库)各1处,与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4#地块)地下空间进行一体化打造。
调规后,将片区原有的3处“邮票”式绿地重新布置于区域东北角,无疑将增加更多的城市公园休闲娱乐场景。新增1宗服务设施用地、1宗商服用地,意在增加相应公共服务配套,包括将在公园绿地和商服用地地下空间配建地下停车场等措施。
华西坝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是成都市级重大项目,将结合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分批次分区域持续进行。同时,华西坝片区也是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园区之一的华西医美大健康功能区“一核一轴四中心”规划中的“四中心”之一。
也就是说,华西坝片区的城市更新,除了一期侧重的城市文化风貌的提升重塑,更重要的是将进一步凸显其产业中心价值、产业发展效能。
目前,华西坝片区大学路“微改造”已完成,已变身为一条时尚街区,成为成都街巷改造更新的一个样本。今年11月初,电信路、国学巷道路提升整治工程完工,极大地提高了两条道路的通行能力。
2021年6月,武侯区启动了礼仪职中和九如村C3地块搬迁项目,两个搬迁项目就分别位于近日调规的国学巷街坊片区和小天街坊片区。前文提到的两片区拟调规动作,无疑是华西坝城市更新(二期)取得重要实质推进的一个标志。
据“成都市武侯区华西医美健康城管委会”在“问政四川”上回复网友提问透露,“华西坝片区城市更新(二期)位于武侯区华西坝更新单元,包括礼仪职中、黉门街、电信南街等区域。”相信随着国学巷街坊片区、小天街坊片区学校和小区搬迁及近日的土地调规,华西坝城市更新(二期)项目将加快推进。
来源:地产全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